本报讯 2015年汛期即将来临,今年芜湖市将继续加大城市泵站、管网、明渠等各项排涝设施的改造力度,建立完整的城市排涝设施精细化管理和排涝整治工程的日常考核督查机制,切实落实好各级度汛应急预案,完善排涝预警机制,强化对市区在建工程的度汛管理,进一步提高应对汛期突发性事件的处置能力,确保城市安全度汛。这是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城市排涝工作会议上了解到的信息。
去年,芜湖市汛期历时5个月,从5月19日市区西江涵等泵站关闭自流涵闸门排水开始,市区安全经历了6月25日、7月4日、7月12日、7月27日和7月31日等5场强降雨的侵袭。据统计,市、区两级排涝部门所辖泵站共运行135天,总计开机18655小时,排水量约28674万立方米,出动应急抢险设备45台次,抢险人员1250人次,处理道路和居民小区积水点29处。
市政府相关负责同志在会议上对今年芜湖市城市排涝工作明确提出要求。首先,芜湖市将进一步调整机构,完善预案。调整城市排涝指挥部机构,各区立即制定区级防汛排涝应急预案,进一步加强排涝预警机制和应急管理机制,特别是加强强降雨时的应急指挥调度,保障人力、物力和抢险设备能及时到位,确保政令畅通。
同时,还要及时调度,加强管养。加强对泵站设备维修养护工作,对全市主要道路的下水管网疏浚工作全面验收,保证全市排水管网的畅通,对易积水点和排涝隐患要认真研究解决方案;根据需要备齐必要的抢险物资,以供应急之需。各区及时开展明渠清淤的相关工作。
第三,强化监管,排除隐患。对重点工程建设施工影响渠道排水畅通的,落实责任单位,在汛前拆除筑坝、围堰等阻水障碍;需跨汛施工的项目必须制定可行的度汛方案;加大改造力度,逐步根除市区老旧小区的内涝隐患。一时无法解决的地块要制定度汛应急预案。抓紧完成背街背巷的下水清疏,强化市区公厕、化粪池的清掏,防止雨季外溢,造成环境污染。保障地下车库的安全度汛。 记者 王舒力
新闻推荐
芜湖市收藏协会常...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