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各国都纷纷加快新能源汽车布局,2014年,全球电动车和插电混合动力汽车产量达40.3万辆,增长67%,势头迅猛。
我国随着国家新能源汽车购买补助和2014年9月起实施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等各项政策释放,以及各省纷纷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的重视和支持力度,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迎来高速发展期。
去年全国有300多款新能源汽车上市
安徽省经信委装备工业处的郑斌告诉记者,2014年9月份全国新能源汽车生产推广突破1万辆,12月份更是达到2.7万辆,呈现井喷态势。全年全国生产新能源汽车8.39万辆,同比增长近4倍。2014年全国多达300多款新能源汽车新车型上市。随着下一阶段充电设施的不断完善和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认知度的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会迎来更加快速的发展期。
“新能源汽车发展是大势所趋,应牢牢抓住这一趋势和机遇。”安徽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及时出台省级政策引导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安徽省提出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国10%目标
安徽省是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较快的省份。目前,安徽省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部件研发水平全国领先,已初步形成以合肥、芜湖为中心,以奇瑞、江淮为骨干,集研发、产业化、示范运营三位一体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数量居全国前列。
记者从安徽省经信委了解到,安徽省提出,到2017年底安徽省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占全国10%的份额,即达到7万辆,到2020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产能约占国家规划目标10%的份额,即20万辆的目标。
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局面尚未打开
不过,新能源汽车在发展中,仍然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省经信委装备工业处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2014年9月以来全国新能源汽车生产推广呈现井喷,但是基数仍然较小。
2014年12月国内新能源汽车生产推广激增到2.7万辆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台阶,但2014年12月的新能源汽车较当月国内机动车产量占比仅刚突破1%,为1.27%,新能源乘用车占比国内当月乘用车产量仅为0.84%,虽然较以往相比开始激增,但仅仅1%的比例尚不能表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局面已经打开。
电池成新能源汽车发展“拦路虎”
记者了解到,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大多数采用锂电池,选择的是与美国相同的磷酸铁锂路线,但锂电池技术整体水平仍落后于美国、日本。例如日本电池平均能量密度要高出中国平均水平的30%-40%,充电次数也能达到中国的几倍。
省内一家新能源汽车电池研发企业技术人员告诉记者,省内的电池企业和实力强大的国外企业相比,在产品质量、研发队伍、市场规模上相比,都相差甚远。目前,国内的新能源车转向国外配套已经成为趋势。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关键零部件的供应上陷入核心技术“空心化”的尴尬。
充电设施滞后“绊住”了电动汽车的“腿”
充电站、充电桩、电池更换站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是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新能源汽车推广和市场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先决条件。而目前充电设施建设仍然较为滞后。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安徽省仅建成了16个充电站、6100多个充电桩,并且主要集在合肥和芜湖两市,绝大多数公共建筑和公共场所均无配套充电设施,同时充电运营市场尚未建立,远不能满足新能源汽车大规模产业化和市场化的需求。
虽然新能源汽车发展遇到诸多困难,但是前途仍然十分光明,针对安徽省新能源汽车发展中遇到的诸多困难,安徽省出台了新能源汽车“新政”,旨在通过政策导向,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步伐。
新闻推荐
本报讯 ...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