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力不济,我还是浏览了网易“当事人”栏目的访谈:“性工作者报告发起人蓝蓝:没想给性工作者正名,不转行不止为了钱”。这是一个让人炸头皮的话题。多年前我看过性学专家方刚的多部专著,也翻阅过标题震撼的《中国性工作与性工作者健康与法律人权报告》,还常读王小波遗孀李银河这方面“语不惊人不罢休”的文字。以法度以外的性现象为话题,至少都能给人以另类和前卫的印象,几成时髦。但与这些兴趣探讨相反的是,演员黄海波因嫖娼入刑,东莞扫黄力度空前,最近,各门户网站更于同一时间报道:“扬州卫计委主任在北京培训期间因嫖娼被抓”。相同的法治环境,有人现身说法可以扬名,有人以身试法坠入噩梦。
中国的青楼文化由来已久,“官办”妓院也很有历史,人们耳熟能详的著名风尘女子不胜枚数,以她们为原型演化而来的艺术形象非但不让人感到龌龊,反而会受其多舛的命运牵动。红颜薄命,但入“风尘”,就有了“传奇”中的“传奇”,众多达官贵人及至大多文人,似乎皆与“青楼”有着难解之缘。令人无语的是,在这个看似崇尚三从四德的国度里,确有人为贞洁女子作传,《列女传》之“贞顺传”里就列举出15位,但我们并不知其中哪位曾被后来的艺术家重新塑造过(也许有过?),她们自始至终只能以“名分”的形式在故纸堆里独守那份苦难。这真是不合时宜的对比,有可能伤及贞烈,更可能褒扬风尘。
上述,都是我在浏览这个访谈时的随想。之所以想写这篇文字,是它为我们提供了了解这一“行当”的新的视角。访谈对象是一个艺名“蓝蓝”的“前性工作者”,出于对艾滋病的恐惧和对同伴的同情,于2008年成立信爱文化传播中心,“最初只是希望让每个人都能戴上安全套,”并于2010年获得资助,且由此完成调查报告《探索70年代生农村进城务工女性进入性行业的影响因素》。她有这样几段话:“选择继续从事性工作不止因为钱,带来的快乐和改变是显而易见的。”“她们开始关注性,了解性,满足自己的性。”“很多人的家人会有一些感觉,可能在经济上还需要依赖她们,不戳破这件事而已。”“性工作就是一个工作,无关其他。”“最在乎的就是家人,最在乎的是自己安全。”从根本上颠覆了我们对风尘女子的传统观念,她们已把“性工作”视为人生追求。
看得出来,采访过程是轻松愉悦、无所掖藏的,“蓝蓝”针对“性工作”的直言会让不了解国情的人以为这里已经合法化。事实上政府虽也扫黄,平时却又“半闭眼”,任何一座城市里都大量存在按摩女、捏脚女、洗头女……许多店面一眼看去就知道是在“挂羊头卖狗肉”。对此,我仍不想评议是非,我只想表达一个观点,那就是城市里总有一批骨子里的正人君子和正派淑女,他们对待风尘现象的态度很明了,从来都是避之唯恐不及,偶尔私下论及,也绝不恶语相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轨迹和他或者她甘愿遵循的逻辑,当你没有办法去改变时,那么,最好的选择就是做好你自己。
新闻推荐
本报讯 经过运管部门的层层选拔,5月28日,芜湖最美客运驾驶员“50强”齐聚芜湖市易通驾校。这些来自全市公交车、出租车、客运班线车岗位上的4万2千余名客运驾...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