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石的人都相信自己与石头的缘分。“精美的石头会唱歌”,爱好石头的人会和你讲出他与每一块石头的故事。我不知道我与黑茶谋面是不是也有一种必然的缘分?因为我邂逅黑茶前首先是被主人门楣上的对联吸引过去的。且是从质疑开始的。
“品陈茶赏古玩交四海朋友,静心神颐养生承中华国粹。”这是一个叫静心茶苑门脸上的一副对联。茶,总是以新、嫩为贵的,比如明前茶(清明前)和雨前茶(谷雨前),虽然采摘时间上只有半月左右的间隔,但“贵如金”的桂冠是落在明前茶的头上的,且不论南北、绿红,从未听说过品茶者,错手将桂冠落入后者的。且无论茶叶的种植者还是买者或者是卖者、品者,都知道即便是明前茶,也是一天一个价,越早价越高的。
基于这种思维定式,当看到“品陈茶”的“陈”字后,我便想嗤之以鼻了:陈茶,若是无霉味,便算是侥幸保存得好的,聚友品之,是要品霉味有无浓淡否?
隔行如隔山。用所谓的隔行不隔理的经验谈茶,开口便易出笑话。比如这次,我对陈茶的质疑,便是因为这茶不是一般的茶,它是来源于“惟楚有才”之地的湖南白沙溪黑茶!
闻名中外的普洱茶,就是黑茶系列的一个品种,而饮用普洱的原则是“新则不宜”的。黑茶都是发酵茶。新,表明其未经充分发酵,饮之,则非但无益,甚至还适得其反。如普洱,饮不足半月的新茶会诱发胃病。所以普洱是越陈越好。同为黑茶,白沙溪黑茶自然也是。如此,品“陈”则是品其核心要素了。
白沙溪黑茶和普洱,有着一样的黑名,却各有各的黑法。
鲜叶经过杀青、初揉、渥堆、复揉、干燥制作而成的那是白沙溪黑茶;杀青、揉捻、晒干、筛选分类、蒸压制型、干燥制作而成的是云南普洱。其茶味、汤、色也各具特色。而白沙溪黑茶分类中的茯砖茶,发酵过程中特有的金花(一种冠突散囊菌),显微镜下,齐刷刷伞状簇立,金黄夺目。或如蘑菇环抱,成群簇拥;或均匀分布,有如夜空中的点点繁星。自然界中,只有千年灵芝才偶有这种“金花”。可见口口相传下的饮黑砖之益处并非空穴来风。
中国,茶品众多,制茶工艺也纷繁复杂。论茶之来源,中国那句“叶子掉进了水里,改变了水的味道,从此有了茶”,颇有些大道至简之美。
国人与茶,素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之说。可窥见茶对于国人生活的重要。
黑茶,对于土著芜湖人来说,似乎是个新鲜事物,从这次邂逅开始,或许新将不新。
□ 后德武
新闻推荐
石叔叔要是没有追求,他和街头路边的乞丐没什么两样。我在合肥见过石叔叔。他正在做一场学术报告,阶梯大教室里挤满了周边高校涌来的学生。大家都...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