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前后,芜湖市中小学校根据要求,纷纷组织师生展开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如图),这一做法值得肯定。
应急演练的积极意义无需赘言,而且教育部也专门发布了《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可一段时间以来,有些学校的应急演练却异化为预定的“演戏”,不仅事先层层通知、安排妥当,而且为了达到“有序”和“圆满”,则按部就班、避重就轻。尽管声势浩大可收效甚微。
笔者以为,评判演练是否有效的标准,要看面对突发状况,学生的应急警觉有没有增强,逃生技能有没有增加。无数实践证明,只有平时多花真功夫,关键时刻才能体现真本事。由此而言,应急演练必须始终置于“真实状态”下进行,在精心组织、环环相扣中学生能动作迅疾,井然有序,这样才能达到应急演练的目的。
记得汶川特大地震中,在与灾情最惨烈的北川县毗邻的安县桑枣中学,2000多名师生只用了1分36秒就从不同位置井然有序地疏散到操场,且无一人伤亡,而这正是该校多次有针对性地进行演练和安全教育的结果。据悉,从2005年开始,桑枣中学每学期都要举行一次紧急疏散演练,地震时逃生的过程、模式和结果与演练的完全一致。
一言以蔽之,应急演练来不得半点儿戏,重在练而非演,必须实打实地常态化。要让应急演练达到实战效果,亟需学校把预案做得更充分,把问题想得更周全,这考量的是教育智慧,也能看出我们对下一代所持的教育立场。
徐剑锋
新闻推荐
一个国家足球运动...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