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新闻 无为新闻 芜湖县新闻 繁昌新闻 南陵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芜湖新闻 > 正文

月 下 清 歌《苏东坡传》

来源:大江晚报 2015-06-25 20:43   https://www.yybnet.net/

芜湖一中高二(1)班   魏红振

东坡先生谢世已近千载,纵观其一生,自乌台诗案始,余生便几乎都在不断的贬谪之中度过了。先生晚年曾言:“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是他对自己一生坎坷仕途的总结,也是他对自己一生成就的简短概括。

黄州——东坡遭贬的第一站,对他一生的影响巨大而且非凡。

造化何其惹人恼!苏轼初登仕途之时,自以为可以一展拳脚,兼济天下,效仿先贤范蠡、张良,功成而后身退,志遂而后隐居于山水之间,归去做一闲人。然而心志未就,他这个皇帝眼中的宰相之才,便因情势所迫,摇身一变而成农夫,开始了自己曾幻想过的务农生活,寒尽天下士子心。

这“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的苏轼,我们总该庆幸,他是暴风雨中的海燕。那个伫立江边,面对生活中的风雨,依旧吟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圣斗士,或许才是世人心目中所敬仰的那个他吧。即便不能实现自己的宏伟抱负,退而求其次,在地方上为百姓谋福利,又有何不可?士穷乃见节义。

他虽因诗文遭到贬谪,但他还是像遭贬之前那样写诗,亲友大多劝他勿再作诗,他常自嘲自己不可救药,自嘲“平生文字为吾累”,但他积习难改,依然故我。

那个常常喝醉,而后在月色中登城独徘徊的旷达高士,那个夜饮东坡醒复醉的伟大顽童,终于将灵魂转向了寻找真知至乐。

后来,苏轼被招回朝廷,虽然接下来几年鸿运当头,但不久又迎来了二度迫害,被贬至惠州。那年六月,迫害元祐儒臣的行动雷厉风行,被贬至惠州的苏轼,却还不忘在贬谪途中欣赏沿途的风景。《诗经》里说:“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切、磋、琢、磨之间,他终于成为了自己所说的那个“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大勇者”。

到了惠州,亦像行至他处一样,东坡总是受人爱戴的。此时的他,已然是无官一身轻了。他曾写信给朋友:来此半年,已服水土,一心无挂虑,因为已经乐天知命。多少人为他在思想上、精神上的放下而欣喜,话又说回来,谁会去自寻烦恼,替他细数往日的哀愁呢?一心无挂虑,乐天知命,多么希望他能够余生安好。这样一个待人真诚、刚正不阿的可爱的学士,若是只能通过低头谄媚才能获得政途通达,得到所谓的平步青云,真的要原谅他做不到了。

苏轼在惠州确实是有所“长进”的,他不再锋芒毕露。或许在内心,他依然故我,但他诚然已经学会将大部分的精力放于生活之中,探奇揽胜,饮酒作赋,极尽生活之趣味。

然而苏轼在惠州数载的悠闲生活还是如清风一般,未几而逝。接下来,便被贬至儋州,即今天的海南岛,那时,一个中国文化藩篱之外的地方。

六十岁的苏轼,已然是一位年迈的智者了,“今到海南,首当做棺,次便作墓”,他已将生死看淡,“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年愈长,思想愈加深邃。

苏轼在政治上可以说得上是一位成功的政治家,无论何处,他皆能“使民不畏吏”,或许是因为他后半生困于党争的坎坷仕途,许多人都不愿以政治的角度去看这样一个令人难以望其项背的诗人。

然而,无论以何种角度去看待他,他都将成为一颗引领世人直面风雨的明星。他不屈不挠、依然故我的精神,无论阴晴,始终安之若素的态度,将如月下之清歌,在世人心中吟唱着不朽的英雄曲!

新闻推荐

开锁乱象多 出路在何方?

小小一把锁,牵扯到千家万户的安全。连日来,本报报道的有关芜湖市开锁行业的各种乱象以及乱象背后的原因,引起了广大市民和开锁人员的关注,大家纷纷呼吁应规范开锁换锁市场,加...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对毒品说“不”2015-06-26 20:42
猜你喜欢:
评论:(月 下 清 歌《苏东坡传》)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