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芜湖市湾里街道的金湾社区是一个辖区总面积达4.5平方公里的大社区,由原金湾社区、三塘社区、杨王社区合并而成,主要管辖金湾小区、金湾新苑、金湾锦苑、香江碧水城以及王口、竹园、二十里、湾里等九个老村庄和水电新村、铁四局材料厂、黄大楼、租赁中心、铁路单人宿舍等驻社区单位。在这个地域广阔、人口复杂的“大家庭”里,为了更好地服务每一户居民,金湾社区采取精细网格化管理,16名网格员每人承包300-500户居民,依托网格化信息平台,让大家庭的居民也享受到全天候、全覆盖的无缝便民服务。
办事不出门 服务送到家
“虽然我们家住的偏远,可是负责我们居民小组的网格员每日骑20多分钟车上门走访,遇到难事、麻烦事,在家拨个电话就能解决,网格化服务真是‘贴着心\’、‘叫得应\’。”今年77岁的王大爷家住杨塘湾,4月下旬,他发现家门口的路灯不亮了,“晚上一片漆黑,老人孩子出门有危险,下夜班的人要摸黑。”王大爷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找网格员反映,他的手机中存了网格员的电话,向网格员反映问题后,过了不久杨塘湾的路灯就亮了。
居民生活中的烦心小事,就是网格员心中的大事。4月13日,社区网格员赵小妹到所在的二十里自然村网格走访,一些社区居民向她反映,由于这几天风比较大,把村里的有线电视总线刮断了,影响了当地几百户居民正常收看。赵小妹得知情况后,立即将情况通过社管通平台反映给社区有关人员,社区及时与有关单位联系,找到负责此地段的维修人员。两个小时内,他们就把这个棘手的问题处理了,社区居民黄太厚说:“想不到社区网格员办事效率这么高,居民足不出户,就把难题解决了。”
真心服务 深耕“民心田”
去年,湾里街道金湾社区居民杨龙、王桂夫妇(化名)来到社区计生办,紧紧握住网格员孙期萍的手,高兴地说:“真是太感谢你了,女儿的户口终于有了着落,我们也终于安心了!”原来, 10年前,金湾社区居民王桂在菜市场门口的一个纸箱子里捡到一个婴儿,因为自己婚后没有孩子,王桂就把这个弃婴抱回了家,细心照料。 十年过去了,小女婴慢慢长大,王桂夫妻俩把孩子当成宝一样爱护着,可是因为没有办过正规收养手续,所以孩子一直是个“黑户”。
网格员孙期萍通过入户走访,了解到王桂家中的难题,她积极帮助王桂准备收养材料,从夫妻无生育无收养证明,到派出所证明材料,再到医院鉴定王桂夫妇无传染病、无精神病等等,跑上跑下,网格员孙期萍都是自己或陪着王桂逐一解决。最终所有手续全部齐全,到派出所办下了户口。提起这些,王桂开心地说:“多亏了社区网格员,不然我女儿的户口还不知道哪天才能报上。我们再也不用为孩子是‘黑户\’而烦恼了。”
由于金湾社区的不少居民原先都是农民,一些老人还保持着传统的生活习惯,破坏草坪种菜、在楼道内用柴禾生火烧水,劝说这些老人改变,不仅需要爱心、细心 ,更需要耐心,网格员晋文谊表示,“第一次上门吃了闭门羹,第二次被关在门外,第三次还要笑脸相迎,渐渐的,通过帮助居民们办理一件件小事,让他们信任我们,如今不少老人都已经转变了生活习惯,见到我们网格员,也会热情地打招呼了。”
金湾社区晋启虎主任介绍说,目前,该社区的16名网格员,每天不仅要完成社区的相应工作,还要按时到自己的网格内进行走访,每个网格员每周上报事件不少于3件。网格化管理终端设备——“社管通”让网格员们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网格员每天手持“社管通”在网格内巡查,及时更新人户信息,发现问题还可以立即现场用“社管通”把文字和图片传送到网格化平台,平台第一时间进行分类,快速分派人员进行处置,解决居民烦恼。通过网格员们一次次细致走访、服务,拉近了社区与居民之间的距离,让居民找到了幸福感和归属感,也让面积约4.5平方公里的金湾社区实现服务全覆盖。
记者 顾娅 文 许诚 摄
网格化管理员正在管辖区域内巡逻
新闻推荐
最美合福 亮...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