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民俗
地处芜湖城东清水街道万春圩的李氏兄妹,将家族整理创编,传唱了四代人的五首灯歌曲谱在中断了50多年后的今天,抢救性地恢复面世,让人们又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民俗艺术的魅力和芜湖本土民俗音乐独特而又多姿多彩的风情神韵。
万春圩灯歌中本土小调是最具芜湖乡土气韵的民歌,也是民间灯歌中难以复制,光彩照人的亮点。灯歌节奏平稳,曲调优美动听,参与表演的都是清正靓丽的女子或村姑,载歌载舞中以歌见长,曲引舞、舞随唱。期间,伶牙俐齿,望风采柳的“小丑”风趣的调笑逗乐总会令观众笑破肚皮。
万春圩李大俊、李大沛提供的《四季灯歌》清丽婉约,结构严谨,个性鲜明。其旋律充分吸收了芜湖梨簧戏曲中的音乐和本土及流行于江南的小调元素。故显得妩媚大气,迷人心窝。《四季灯歌》句式很有个性,令人惊奇,如音乐主题只有七小节,通过节奏扩充为十小节,这种技法而带来的独特句式也是芜湖梨簧戏曲音乐常见的推进手法。这种更具民族性的娓娓道来的大度气质和西方外来的旋律走向拉开了距离,是典型的中国音乐语言和民族情韵。再如李家兄妹传承的灯歌《清水民歌》,其曲调明显受《无锡景》的影响。
这正是民间音乐创作的重要方式,它是由民间音乐生成和流转的规律所决定的,这种方式更增强了曲调本身对民众的亲和与认同。
万春圩灯歌填上新词就开唱,在配合中心工作,张扬社会正能量的活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寓教于乐”的作用,它比其他体裁形式的民歌更具时效性、普及性和群体参与娱乐性。这在过去,还是现在和将来都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新闻推荐
市民黄女士近日致...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