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赤铸山路旁的杏园社区共有300多名党员,如何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如何带动广大居民融入社区生活?杏园社区在“心连心抓党建,手拉手创和谐”的口号引导下,创新推出“6+2”党建特色工作法。几年来,以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6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和2个党员志愿服务工作室活跃在社区各个角落,为构建活力、平安、和谐、幸福的杏园社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6支党员志愿服务队
无私奉献服务居民
在杏园社区,居民时常会看到一群头戴志愿者帽子的大叔大妈身影。遇到车辆停放不整齐、小摊小贩堵住了人行道,他们都会及时劝导;小区楼道口、宣传栏处被随意贴了小广告等牛皮癣,他们会细心清理干净;有顽皮的孩子将垃圾扔到地上,他们不仅及时将垃圾捡拾起来还教育孩子爱护公共环境卫生,他们便是社区的文明劝导队。前段时间,杏园小区5栋楼道口发生自燃,导致摆放在此的一辆电动车被烧毁。考虑到楼道口常被堆放木板、旧家具等易燃杂物有安全隐患,文明劝导队成员几乎挨家挨户劝导居民及时清理杂物,以防引起更大的火灾事故。“有了文明劝导队后,不文明行为少多了,社区更整洁和谐。”居民常这样说。
其实,在杏园社区,像文明劝导队这样用心真情无偿服务居民的志愿服务队共有6支。记者了解到,社区共有6个党支部,为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社区便成立了慰问帮扶队、宣传小分队、文明劝导队、便民服务队、收集心声队、义务巡逻队等6支党员志愿服务队,队长分别由各支部书记担任,队员不限身份,党员、群众等都可自愿报名参加。其中,慰问帮扶队主要以上门看望、赠送慰问品、帮助反映解决难处等多种形式关爱帮扶辖区残疾人、低保户、三无老人等困难群体;宣传小分队通过发放宣传单、上门通知等方式及时向居民宣传告知最新社保、医保等民生政策和社区最新动态等;文明劝导队则是劝导各种不文明行为;便民服务队主要解决居民生活难处,提供便利,比如协调疏通堵塞下水道、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送服务等;收集心声队则是通过走访倾听居民建议和意见,及时反映到社区寻求解决,比如解决树枝遮阳问题;义务巡逻队就像社区的“平安守护者”,定时在各小区、网吧转转,排查安全隐患、防盗防未成年人上网等。
阳光艺术工作室
丰富邻里文化生活
每周五下午,位于杏园社区的活动室总会如约赶来20多位唱歌爱好者,大家在老年大学专业老师的免费指导下,练歌、合唱,其乐融融;只要不下雨的晚上,社区的空地上会有五六十位广场舞爱好者的身影,大家随着音乐的节奏或翩翩起舞或摆动身体,有人还自编舞蹈无偿教会舞友;平时,社区的书画爱好者常会聚在一起,或探讨写法,或开展书画比赛,互帮互学过程中也增进了友谊……这些便是党员志愿服务室之一的阳光艺术活动室常开展的活动。
65岁的老党员崔之龙是阳光艺术活动室的负责人。据他介绍,活动室成立已有2年,目前有书画协会、合唱队、广场舞队、民舞队等多支队伍近200人,除了党员带头参与外,更多的还吸引了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活动室的发展不仅以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居民业余生活、增进邻里友谊,还提升文化素养。这不,活动室曾邀请芜湖市书画家谢克谦先生指导大家书画,老师谆谆教导,成员尽展风采、各显其能,既提高了技艺,又增进了友谊、陶冶了情操,可谓寓教于乐。同时工作室一帮人还经常书写反腐倡廉、法制宣传等书法作品送给社区居民或校园学生,大家既欣赏了书画艺术,又受到了思想教育。
敬老爱幼工作室
结对帮扶暖人心
除了阳光艺术工作室外,另外一个以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服务工作室便是敬老爱幼工作室。该工作室成立后,便将社区80岁以上老人、病重老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都登记在册,实行“一对一”牵手结对,深入开展帮扶活动。
袁德高是工作室的爱心志愿者,自加入工作室后,他便和癌症患者葛师傅牵手结对。履行承诺,袁德高隔三差五就去葛师傅家看望,陪他去公园散步聊天,让他思想放松,增强了他与病魔作斗争的信心。让大家感动的是,在葛师傅弥留之际,还一直念叨袁德高的好。如今,葛师傅的老伴还常对袁德高说:“你对我们的关怀,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工作室对困难孩子的关爱也一直不断。目前,杏园社区共有4名留守儿童,工作室便安排了4名“五老”和他们结成帮扶对子,14岁的小俞就是位留守儿童,父母离异后都不在身边,他只好跟着患有多重疾病的爷爷共同生活。70多岁的卢安贤老人与其结对后,便经常上门关心他的学习、生活情况,逢年过节,卢安贤还会帮其申请慰问金,在小俞心中,卢安贤和爷爷一样亲切、温暖。
记者 芮娟 文 许诚 摄
社区的志愿服务(资料图片)
新闻推荐
芜湖市丽城社区开...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