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社区里包括志愿者队伍在内的社团越来越多,虽然能不断满足居民各种需求,但其组织协调也耗费了社区过多的精力。随着这些社团的增多,一些社区已感觉吃不消。
不过,汀棠公共服务中心红梅社区日前另辟蹊径,在民政部门注册了“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今后,这一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将在社区社团的建立、管理服务等方面发挥主要作用,社区将退居幕后。更多社会资源将得到整合,社区居民的自治热情也将被激发。
日益增多的社区团体给管理带来困难
红梅社区近年来建设成果频频。随之体现出的是社区硬件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志愿者队伍如雨后春笋般陆续建立。目前,社区拥有活动用房700平方米,建有党员志愿者、未成年人、孝老爱亲三大广场,社区群众文化志愿服务资源和各类党群志愿服务资源丰厚,现有的红梅艺术团拥有12支队伍。包括“左邻右舍”帮帮团、老年协会、“和事佬”工作室、“老伙计”工作室、“五四”爱心学校、夕阳红义务巡逻队等。
此外,辖区内还含有芜湖市文化馆、图书馆、相关企业等共建单位一批社会资源。在红梅社区,因场地等硬件设施、志愿者队伍具备,志愿活动得以广泛开展。社区居民、公共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也不断高涨。
不过,与此相伴的问题也开始出现,由于志愿者队伍众多,活动频繁,与社区能力、资源相比较,社区对志愿者等社团组织的人、财、物、事等服务管理难度也在加大。如何让这些志愿者社团队伍学会自我管理,并相互间协同发挥合力,并让居民积极参与其中,保证这些社团队伍的长效,发挥更好的效果与作用。红梅社区一直在探索,如为每支队伍建章立制等,但这些相对松散的队伍还是难以真正整合起来。
成立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是趋势
汀棠中心有关负责人孟敏说,社区内志愿者社团队伍增多是好事,能为居民提供更多服务,不过必须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来避免队伍多了而混乱,甚至影响服务质量或产生其他方面影响。
今年5月前后,中心与社区拿出办法,即成立社区组织联合会来应对。孟敏介绍,早在2013年9月,安徽省就出台《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探索建立城乡社区枢纽(联合)型社会组织,增强社区自治服务功能”的要求。2013年12月,安徽省又相继出台《关于培育发展社区枢纽(联合)型社会组织的指导意见》,“我们结合以上政策依据制定出方案”。
该联合会依靠党组织牵头,以党员志愿服务为引领,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组织培育为抓手,引领优质服务打造,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社会组织培育工作中的战斗堡垒和核心领导作用。其定位基于便民、惠民、利民原则,整合社区各类资源,创新模式,打造个性化、特色化、专业化、品牌化服务,从而促进就业与创业。
社会组织联合会实施分三个步骤
红梅社区王红主任介绍,红梅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的实施将分为3个步骤,包括初创期、发展期以及提升期。从2015年5月至2015年12月的初创期,中心与社区将整合社区现有资源,组建红梅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初步涵盖“多彩”文体协会、“睦邻益家”服务社和“巧帮手”服务驿站,确定服务范围,制定工作章程和资金管理办法,建立组织架构,落实人员配备。该联合会已在民政部门成功注册,或将通过引进非盈利性组织来运营。
在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发展期,联合会作为枢纽,将发挥市场的力量,以网络为媒介,打造社区型开放式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该平台将社会事务、社区商业、社区服务、公益性活动导入同一平台运作,利用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广泛的影响力和本地社区居民的消费潜力,为平台上的商家提供信息宣传、消费体验等服务,提升商家的知名度,同时商业力量的介入可以为联合会各项活动的开展提供资金、场地等便利,发挥市场的力量,为居民搭建综合性生活服务平台。
在提升期,即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联合会将依托开放式服务平台,打造特色服务项目,树立品牌效应,将红梅模式向中心其它社区推广延伸,辐射带动更多社会组织加入,鼓励社会人员大学生利用特长技能开展生活服务类创业,并为创业提供信息宣传,充分发挥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人才聚集、培育孵化等功能。
据介绍,中心与社区利用社会组织联合会注册争取民政以奖代补资金15万元,用于项目启动,后期费用根据组织发展情况待定。
孟敏认为,红梅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的良好运作及模式推广,改变政府无限化服务的局面。此外,该模式还能提高社区居民对于社区建设的参与化程度,汇聚社区退休人员、境内公共单位及社区商业、大学生创业者等力量助力社区建设,进一步深化社区居民自治。
记者 吴敏 实习生 左静文
新闻推荐
本报讯 高温天到来,清甜补水的水果受到市民的喜爱。街边摊贩担子上挑着的水蜜桃,看上去光洁干净、表皮红艳,十分诱人,引来不少市民争相购买。然而7月13日,市民王...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