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叫“NO ZUO NO DIE”,深圳市卫计委就掉进了自己挖的陷阱里。前几天,这家单位公布了今年系统内15家单位的预算。其中,深圳市血液中心人均工资福利为35.7万元。一年过去一半,“预算”姗姗来迟,这样的“惯例”暂且不去深究,引人关注的是35.7万这个数字,太吓人。
血液中心,狭义上就是我们了解的“血站”,这是一个公办、为民服务的机构。虽然深圳经济水平较为发达,35.7万这个数字还是给公众带来不小震动。大家认为这笔工资实在太高,纳税人的钱不该这么“任性”地花;当然,更多人联想到有关“血站”的种种“丑闻”,这30多万元的工资,恐怕就是“卖血”得来的。
恐怕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这样一个疑问:无偿献出的血浆用作病患的治疗,为什么会对病人收费呢?并且价格不菲?除去血浆的检测、保管、运输,以及工作人员的工资开支,会不会有结余?赚来的钱又落到谁的口袋呢?说实话,这些数字答案很难得到。在信息不透明的局面下,任何一个人都会猜测是“血站卖血盈利”。
2009年,网络爆出“人血浇花”事件,一名网友上传浇花的图片,用的“肥料”竟然是贴着标签的血浆。虽然血站方面一再找出“该袋血浆已经失效”、“工作人员疏忽”的理由,但还是被扣上“糟蹋无偿献血者爱心”的罪名;而就在最近,一篇名为《一位有良知的医生揭开“献血”内幕》的文章在论坛、朋友圈疯转,从医学角度讲述了献血带来了极大健康危险,让不少网友深信不疑,直呼以前“上了当”。外界的抹黑未经科学证实,血站方面自己不争气,也就怪不得公众被误导了。眼下的局面就是这样,血站已经是众矢之的,哪怕真的做了些实事,也被污蔑成“吸血鬼”。
如果35.7万元的年薪,给的是一所科研机构,公众舆论也许表示理解甚至是支持,如此高薪偏偏给了血站,在丑闻“泛滥”的局面下,所有人心里都觉得不平衡。新闻报道后半天时间内,已经有媒体进行了采访解读,一位“业内人士”为血站作了辩护。“从制度上看,血站不可能直接赚到卖血的钱,给病人的也是成本价”、“血液费包含采集、分离、检测运输等多重成本”,这些观点的确很有道理,恐怕还是不会有多少人相信,因为缺少最直接的证据支撑。
就在新闻爆出的当天中午,深圳市卫计委发布消息,表示35.7万元年薪的说法不实,将召开新闻发布会予以澄清。年薪的问题澄清了,血站在公众面前的形象该有谁去澄清呢?我们需要血站、需要一个“打铁自身硬”的血站,更需要一个办事透明、让公众放心的血站。假消息的出现、网友一窝蜂的质疑,看不出一丝信任。
应对质疑,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证明自己,深圳市卫计委除了发布预算、澄清流言,更应该给公众一个正面而直接的交代,那就是贴出血站的各项运营数据。接受了多少血浆、用了多少血浆、谁的血浆用到了谁的身上、成本多少、人员工资又是多少,一笔一笔,把这点秘密说清楚。既是给自己解困,也为改变人们对血站的坏印象做点实事。
新闻推荐
有个朋友在看了某...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