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日,芜湖市药监局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从今年开始,芜湖市再次启动新一轮食品药品“一大三小”专项整治,整治期是三年,目的是切实提高市民的饮食用药安全保障水平。
“一大三小”指的是食品及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小作坊、小餐饮、小药房。它们量大、面广,基础薄弱,隐患众多。因此,芜湖市在2012-2014年开展的“两小整治”(小微餐饮和小微药房)基础上,今年起再次开展新一轮整治。首先是食品流通环节的大市场整治,一是推进“228”整治工程,即落实2个责任主体(市场开办者和市场内经营者),2张现场检查量化分级表,8项整治重点(农残检测、检验检疫等)。二是推进批发市场源头快检,食品及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办单位必须按要求在市场内设立快速检测室,配备专(兼)职人员和必要设备。三是农贸市场应做到家禽区、水产区、肉类区、蔬菜区、自产自销五区分离。三年整治结束,全市力争整治100个食品及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创建市级规范化市场50个。
“三小”之一是食品生产环节小作坊整治,也包括落实责任主体、现场检查量化分级及生产环节的管理。“232”现场改造是实施重点,前一个“2”指配备上、下水设施,且保持下水畅通,有防止污染水源和鼠类、昆虫通过排水管道潜入生产场所的有效措施;“3”指三面改造,地面、墙面应平整光洁;后一个“2”指工作台、货架应采用不锈钢材质。另外是建立健全信息公示、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和培训证明、进货查验、销售记录账本。
小餐饮整治主要是实施“353”后厨改造工程,“三面” 指地面、墙面、顶面的清洁;“五钢”指清洗水池、切配台、灶台、厨用盛器、货架均为不锈钢;“三柜”指冰柜(箱)、消毒柜、保洁柜均应配齐。其次是逐步推进小餐饮“明厨亮灶”工程,以便对餐饮食品制作过程进行实时监督。一隔三面四硬件的“134”工程是针对小药房整治,药房(药库)与值班室等场所隔开;“三面”是药房(药库)墙面、顶面、地面必须达到光洁、无污染;“四硬件”是必须配备空调、冰箱(柜)、温湿度计、货架(或药柜)。
食品药品“一大三小”专项整治方案的实施,将有利于芜湖市创建安徽省食品药品安全城市。
记者 李贾
新闻推荐
看篝火晚会 摘甜美提子 赏孔雀开屏马仁奇峰亲子两日游7月6日起开始报名
亲爱的小记者们,你...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