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前,我参加大江晚报创刊五周年征文活动。我的《迟到的爱》获得优秀奖。我至今还珍藏着那本获奖作品小册子。
现在,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节假日,我晨练后,打开自家晚报箱,在晨光中先睹为快。工作日,门卫把早上刚到的晚报送到手中,带给我一天好心情。于是,我每天能看到散发着墨香的晚报。毫不夸张地说,除了特别的日子晚报休刊外,我天天看晚报,我是晚报铁杆读者。
我喜爱晚报,更重要的一点,是晚报给了我在文学创作道路上的巨大帮助与喜悦。近十年来,我在晚报上发表了百余篇散文作品。其中,有两次整版刊载的荣幸。说实在话,每次看到自己的作品在晚报上发表,总有那么一种怦然心动。心想,我的文字,以晚报为载体,在大街小巷被市民品咂着,而我从他们身边过,却全然不知作者在旁,这是一种别样的惬意。我发表于晚报的作品,大都抒发了个人在学习生活中的一些感悟和家乡的风土人情。我自己电脑上的作品文件夹名称叫《根在芜湖》,里面内容即是发表于大江晚报以及全国各地报刊的散文小说作品。当然,也还有一部分文字尚未见报。很多人叫我结集出一本书,但我想,家乡晚报上有我的大部分作品,是对我情感的最好的铭记,又何必出书呢?甚至有热心人,把有我的作品的每一期晚报收集起来,装订成册,我非常感激。有时候,同学朋友小聚,说,好像这段时间没有看到你的大作了,或者说,你的某篇文章写出了真感情。这些话,都是热情的鞭策,叫我欲罢不能,只有一直写下去。家里有一台电脑,只要我要敲字了,妻子不管在干什么都会让给我。
我爱晚报,更爱一群热情的晚报人。我参加了几次晚报的笔会活动。跟着一群老编记者出门,正如我带着群学生去远行。这些报人,纯朴得如我的学生。尽管他们胸中有无限抱负与韬略,而他们的言行总是那么谦逊,只觉得他们是你普通的文友。在与晚报交往的过程中,我接触了三位副刊编辑,他们发过我的文章,但更多的是对我的不足之处进行毫不客气的批评,让我获益匪浅。更多时候是对我的热情鼓励。正是有了这些晚报老师们的引领与指导,我在写作道路上的信心更加坚定了。我每次经过报社,不管是过去的中和路旧址,还是现在的红花山路新址,心中总有那么一种温馨涌动,因为,那里面有我一群可爱的人。相逢恨不知音早。
□ 周吉富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近期,一些男子来到芜湖市一些小区的居民家,称受“预防站”委托要来灭虫,实际上是推销蟑螂药。对于这种骗局,爱卫会称不会组织个人上门除虫,市民不要上当受...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