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新闻 无为新闻 芜湖县新闻 繁昌新闻 南陵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芜湖新闻 > 正文

市二院医生的“苏丹日记”

来源:大江晚报 2016-06-01 08:03   https://www.yybnet.net/

一万多公里的距离,从中国安徽到非洲南苏丹,一支15人的援外医疗队于2016年2月29日从安徽出发,开始了他们长达1年的援苏之旅。作为安徽省第4批飞赴苏丹的医疗队,他们身上肩负的是中非两国的友谊。

南苏丹位于非洲东部,靠近撒哈拉沙漠,常年温度40度以上,医疗卫生水平极差,多发疟疾,战事频发,援助南苏丹,作为中国卫生援外的重要内容,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政治任务。面对极端的环境、艰苦的医疗条件、多发的疫情,这些中国医生究竟经历了什么?本期健康周刊,让我们跟随援外医疗队中两名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医生日记,来了解芜湖援外医生的工作与生活。

为了希波克拉底誓言

记录人:刘充   

职务: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记录地点:朱巴教学医院   

时间:4月26日

今天快到中午11:30刚准备回去,接到一个电话,是我昨天约的一个胃镜。于是我就走不了了。(这儿的人缺乏相应的时间观念,所以约好上午9:00,等到中午打电话过来我是一点也不感到意外)。做完胃镜12点多了。我就在医院等下午下班。我一边让胃镜在戊二醛里泡着,一边跟男护士John交谈。这里医院男护士很多。

John是我在这里认识的人中较为熟悉的一个,32岁,他有3个孩子,都是男孩。他本人生于朱巴,长于朱巴。他在手术室干的是 scrub nurse的活儿(我不知道是擦洗护士还是洗手护士)。他会写英语,南苏丹人不光讲英语和阿拉伯语,各个部族又有各个部族的语言。 John的英文书写看起来有点草,对电脑键盘不熟,从我让他帮我往电脑上输入胃镜病人姓名时可以看出来。也难怪,他住的地方没有通电,太阳能也是太贵了,买不起,要花他一年的薪水,所以没有任何的家用电器和电子设备。他可能每年要得3-4次疟疾,吃药2、3天能好。他也抱怨现在朱巴的东西太贵,他说朱巴、南苏丹没有制造业,什么都靠进口,都是从Uganda运过来的。 

唉!善良虔诚的南苏丹人民啊,你们还要煎熬多久,才能过上安定和温饱的生活?!作为治病救人为职业的中国医生的我,现在每天面对这里那么多呻吟着喘息着的虚弱的损伤的极度缺乏营养的病体,不由地想起踏入医学院成为一名医学生之初的集体宣誓:……我不容许让年龄、宗教、民族、性别、人种、国籍、社会地位或任何其他因素的偏见介于我的职责和病人之间。我将给予人类生命最大的尊重……不错的,来到这里就是兑现这一誓言,希望一年期满回国后回首往事能觉得自己对得起曾身穿着的印着五星红旗的白大褂。

时间:4月27日

4月27日中午,中国驻南苏丹瓦乌工兵营维和部队的一名士兵因上消化道出血需明确诊断,被紧急转运至朱巴。第四批援南苏丹医疗队克服困难,为患病士兵开展胃镜检查并明确诊断。

该士兵今年26岁,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无法明确,消化道肿瘤待排,需要行胃镜检查,而联合国维和部队医院不具备检查条件。部队首长紧急求援我援南苏丹医疗队。医疗队消化科、普外科相关专家讨论病情并制定诊治方案,考虑到病人有活动性出血,建议患者先在联合国二级医院给予止血、补液等处理,待出血控制后,立即转运至朱巴,我援南医疗队再千方百计安排行胃镜检查。

今天,朱巴教学医院停水停电,看着中国同胞苍白的面容和部队首长焦急的神情,医疗队专家们决定将驻地的饮用水带至医院,并利用维和部队军车上的车载电源临时发电,给胃镜检查设备供电。电源接通后,克服电压不稳定、多次断电等不利因素,我为维和士兵快速行胃镜检查,确诊该患者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检查结束后,医疗队专家给患者提供了详细的治疗方案。

士兵得以及时确诊和治疗,我也松了一口气,维和部队的官兵对医疗团队表示了感谢。

大道至简,活在当下

记录人:江飞云   

职务: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记录地点:朱巴教学医院

生命里最持久的,不是繁华而是平淡,不是华贵而是质朴,不是热闹而是清静。日子就这样流水般滑过,转眼间来朱巴已经两个月了,当初的陌生、新奇、激情逐渐被时光打磨的平静下来,各自打理着岁月,揣一颗平常之心,让心不再有多余的绮念遐想,去除多余的多愁善感,全身心投入各自的工作生活轨迹当中。

作为妇产科医生,无论何时何地都是全院最忙碌的,特别是产科医护人员的忙碌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这贫穷而简陋的朱巴教学医院同样也不例外。在南苏丹这基本医疗常识缺乏且常年高温的国度里,患者本身就存在高风险,同时,在分娩过程中产妇有很多并发症和合并症,如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很多突发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随时可能危及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当然这里有着当地特有的疾病特色:妊娠合并疟疾,艾滋病发病率异常高!大家都毫不畏惧的用爱心包容每一位患者,用真情对待每一位病人,也就是这群连工作服都没有的实习医生,不拿医院工资,每天只吃两顿饭,但他们带着一颗红心、满腔热忱,克服种种困难,奉献着自己的平凡和普通,把无私的爱献给熟悉而又陌生的患者。

习惯了妇产科繁忙节奏的我们,经过短暂的环境及工作流程熟悉后,便迅速的融入了这里,瞬间放下国内主任及上级医师的身段,摈弃所有的偏见及固有的观念,因地制宜,积极投身于这水深火热的基础工作之中,查房、换药、拆线、帮患者清洗外阴、抽血化验、拔管、插尿管、推送患者进出手术室等等诸如之类的国内实习医生、护工所做的工作,当然我们也积极参与病例讨论,与当地同行一同进行疑难病例讨论,亲自为患者行B超检查,分析并帮助诊断进而拟定治疗方案,同时带领当地医生手术,传授经验技术。

在这缺医少药、大型检查设备几乎缺如的医院里,医生的医疗经验弥补了所有的不足,记得一位反复慢性腹痛半年的患者,被病痛折磨的瘦骨嶙峋,在多家当地诊所就诊,均因无法治疗而被拒绝,因而患者带着一颗几近绝望的心来院就诊,B超检查发现盆腔内可见一直径约10cm实性包块,来源不详,长期慢性消耗体质加上严重的营养不良使得患者血红蛋白仅40g,相当于正常人三分之一,凭手感得知患者低烧(因缺少体温表不知具体温度)血压正常,脉搏细速,呼吸急促,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检查结果,经过医疗队妇产科罗永红主任和我以及朱巴医院妇产科主任讨论一直认为该患者需要限期手术,记过积极对症处理后,在医疗队鲁美静主任的麻醉配合下,我们成功的给予患者剖腹探查术,去除病灶,解除了患者病痛,术后患者清醒后用简单的英语询问手术情况: The operation is ok? I’m OK?我们微笑地肯定回答。在得知手术很成功,患者预期预后情况良好后,患者忍不住热泪盈眶,不停地用拗口的中文感谢“谢谢、谢谢!你好!”并不断的向我们打飞吻……

只有此时此刻,我觉得自己所有的辛劳、委屈、被猜忌、误解都化为乌有,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在这里,还有更多渴求健康的目光,需要我们用有力的双手搀扶着她们越过心灵的沼泽,带给她们摆脱病魔的勇气和一份生存的基本需要,用自己的一丝温情,一份关爱、一滴汗水、一份真情,带给患者幸福和健康。

本报编辑整理

新闻推荐

公交“学生卡”年审进校园

今天起,芜湖公交“学生卡”年审进校园活动启动了。据悉,6月1日至6月20日,公交集团将先后走进市区26个中小学设置流动年审服务站,为27万余张中小学生公交“学生卡”进行年审...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展演与普及2016-06-01 08:03
评论:(市二院医生的“苏丹日记”)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