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碰到工作时的老薛,都会亲切的问好给他点支烟。
背着梯子挨家挨户检查电路的老薛。
“那时候,我们收电费都是挑着箩筐的,谁家交不起电费就拿稻子抵。”薛正国说当时电费都是按照灯头算的,一个灯头一个月收六毛钱电费,一般一家有三个灯头,而且线路常常出故障,家家隔三差五的灯头不亮、修电。这些便成了薛正国最主要的手头工作。
不但是灯头,薛正国还负责维修一切和电有关的东西。1990年夏天,村唯一的变压器超负荷起了火,除了磁铁其他部件全部烧坏。当时,有关单位来人经过鉴定后得出结论,烧毁程度过大,修不好,建议村里重新购买一台。可在当时,两万多元的一台变压器,对于一个村里来说的确不是个小的数字。薛正国思来想去,为了给村子节省下这笔钱,便瞒着家人自己掏腰包花了300元从芜湖买回零件,凭着退伍前在部队里学到的电力学知识,硬是拼着股犟劲,花了一周的时间,终于将变电器组装好。当这件事在村子里传开后,薛正国也从此成了四里八方的名人。但家人知道这事后,都骂他是“做傻事”——薛正国至今也没有找村里报销这300元。
薛正国还瞒着家里人干过另一件“傻事”,1995年夏天,连续几天狂风暴雨,刮断了村里的一条高压线。两截断线之间是桐梓岗河,要接线就要有人带着断线游到河对岸,但连续的雨水天气使得河水暴涨,水流湍急。大伙都围在河边干着急,这时,薛正国将电线拴在腰间二话没说一头就扎下了河,因为水流太急,薛正国几度被水流冲偏了方向,在经过十几分钟的奋力拼斗后,终于到达了河对岸。20年后,老薛提起这档子事依然有些心有余悸:“真差点出了事。”
从1980年到2000年,桐梓岗村一直使用一台50KV的变电器,电线杆也是以毛竹竿为主,这就导致村里时常断电,但无论多晚薛正国都会起来维修,手持一柄手电筒行走在夜色的山村里。为了确保供电,20年来,即使是大年三十,薛正国都是早早吃完饭待在供电房里。
新闻推荐
芜湖鸠江区近日召开动员大会,全面部署经济和城市建设工作,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迅速掀起大拆迁、大建设、大发展的热潮。鸠江区确定今年发展思路和目标是:全...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