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国庆节,除了探亲访友、旅游应酬之外,在我的记忆的深处,还有几个记忆深刻的片段。
首先我要说的是一九七九年的国庆节,那年我离开农村去南陵中学读高中。国庆节的晚上,我们几个刚刚相识的同学约好了一起去街上玩玩。我还记得那位来自弋江镇的同学说的一句土话——到街上喜下子。这句话,后来让我们几个同学好笑了许多天,时至今日仍然记忆犹新。
那天晚上,我们几个出了学校大门,向十字街走去。街上灯火通明,脚下是平整的马路,从农村出来的我们感叹着城市的繁华。我们走过市桥头,到邮局门口的报栏旁看了几眼报纸,再一直走到十字街。十字街的百货公司玻璃展柜里展出了一些商品,如黑白电视机和录音机,这在当时都是很紧俏很时兴的,看得我们心里痒痒的。这个国庆的夜晚,我是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入睡的。
两年后的一九八一年的国庆节,我已在芜湖读大学了。虽说在芜湖,可我读的大学位于市郊,校园里的路是土路,还没通自来水,用水要从井里打。这与我理想中的大学相差甚远。国庆节这天,学校举行新生大合唱比赛。我还记得我们班合唱的歌曲是《歌唱祖国》和《社会主义好》。合唱需要统一服装,我们班男生穿黄军装,女生穿蓝军装。其他的班也差不多,那时流行穿军装。本来我们男生准备统一穿白色高帮篮球鞋,可怎么也统一不了,十多元一双的高帮篮球鞋相当于我们大半个月的伙食费。物质上的贫瘠并不能压抑我们如虹的青春,在比赛现场,我们的歌声高亢嘹亮。
那时人才缺,学制短,我读的大学专科两年就毕业。我刚满十九岁就参加了工作,一九八三年的那个国庆节是我参加工作后过的第一个国庆节。单位的领导是一位仁厚的长者,对待我们年轻人温和而慈祥。国庆节这天,他早早就和我们这些小青年一一打了招呼,说晚上要请我们到他家吃饭。吃饭时,领导和我们边吃边喝边谈心。热情好客的领导,让我们这些孤身在外的小青年感受到了单位这个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当《潇洒走一回》的歌声传遍大江南北时,我也到祖国的南方都市广州潇洒了一回。一九九五年,我在广州的一家公司做业务部主任。公司的铺面在中山六路上,那是一排叫骑楼的建筑。骑楼的一楼商铺退后,留出公共人行道,人行道与街道之间立着一根根支撑的立柱。我发现每根立柱上都有一种很奇怪的物件,那物件钉在立柱向街道的垂直面上,是一截倾斜伸向街道的铁管,高度有二米五左右。我纳闷,这是干什么用的呢。一个傍晚,老板嘱咐我明天早点到铺面来。第二天我一早就到了,老板到得比我还早。他问我,今天是什么日子。我随口回答:“国庆节。”老板笑着说道:“对啊,国庆节要插国旗,我俩插国旗去。”说完,老板从柜顶上抽出一面套着旗杆的崭新国旗,往门外走。走过人行道,走到那根倾斜的铁管下。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那铁管的用处。我拿来方凳站上去,将国旗插进那截倾斜向上的铁管里。不一会儿,我发现附近几乎所有铺面旁的立柱上都插了国旗。那一眼望不到尽头的五星红旗,蔚为壮观,一种强烈的自豪感也在我心里油然而生。老板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没有国家好政策,那有我们的好日子。
如今我早已回到故乡,过着平淡而充实的生活。但当年老板的那句话我还时常记起。是的,我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物质的渴求、对美好的向往,都是基于祖国的繁荣富强。我祈望伟大的祖国越来越强大,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 潘侨宁
新闻推荐
塘立交明日起相关主路面封闭本报讯(记者 杨友艺 实习生 万佳佳)市公路管理局与市公
马塘立交明日起相关主路面封闭本报讯(记者杨友艺实习生万佳佳)市公路管理局与市公安交警支队日前联合发布公告,受弋江路快速化改造工程马塘立交项目建设的影响,明日起至2018年3月30日,弋江路袁泽桥以...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