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②③
④⑤
①午餐,喝酒、看书、听风,自得其乐。②寂静的花街。③慢工出细活。④小小的屋里都是他的杰作。⑤宋晓斌的杰作烙着上世纪的痕迹。
在江城芜湖,有一条叫花街的老街,历经百年沧桑。几年前,随着旧城改造,花街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如今的花街,一些老式房屋已破旧不堪,还有一些房屋已被拆除残垣断壁,杂草丛生,昔日的热闹和繁华已成过往云烟。环顾四周,耸立的高楼将老城区团团围住,繁华褪尽,故事远走。即便这样,破旧的花街依旧以它的包容和淡定留存在江城人心中。
几年前,花街所有的门店都已关闭,街上的人也已陆续搬走了。安静的老街只剩一名五旬木匠在坚守生意。他叫宋晓斌,18岁时,在父亲的教导下成长为一名木匠。宋晓斌说,10多年前他来到花街后就不想走了。由于他的手艺被认可,一直到现在,芜湖市县很多人都纷纷前来买他的木制生活用具,比如豆腐架、木盘、脚盆等。
宋晓斌干活的地方,是一间相当破旧的木屋,被收拾得干净又整洁,屋里堆满了他的“作品”。在进门的醒目处,整齐地摆放着一些做木工活的工具。宋晓斌说,这些工具大多是他的父亲留下来的。有的工具,如今已不常用了。
9月11日,悠悠清风穿过古老的街巷,宋晓斌用斧子一根一根地削着木签,耐心又细心。眼前的这一切,仿佛让人回到了过去的那个年代。
“其实我可以到别的地方做生意,但是很多老顾客都知道我在这里,所以10多年来,我一直没有搬走。”宋晓斌说,平日主要是一些老顾客来照顾生意,每月的收入还比较稳定。9月12日中午,宋晓斌坐在餐桌前,就着小菜,一个人喝着小酒、翻着书,微风捎着酒香在书页上跳动着,一会又玩起了地上的竹屑——那一刻,老街仿佛恢复了活力。
“这儿马上要拆了,我想在这里呆到最后一刻。”宋晓斌说,他要陪花街走到最后一刻。
本报记者陈群摄影报道图片编辑王歆婷
新闻推荐
开栏的话: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统一部署,芜湖市县区、乡镇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于今年月至明年3月举行,这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此次换届选举,涉及4县4区,个乡镇,将有多万选民...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