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能坚持照顾患病父母多年的孝子已属不易,何况是对其他人。芜湖市鸠江区二坝镇提树村小黄组有一对特殊的“父子”,黄家松91岁高龄,孑然一人,双目失明。同村的黄家龙30年前就承担起照顾他的重担。如今黄家龙也年近七旬,他的子女又接力照顾老人。不少村民效仿善举,村民陈玉兰将老人接到自己家住。
无儿无女 独居老人失明无私村民 照顾饮食起居
30年前,37岁的黄家龙在二坝镇做手艺活养活家庭。1986年春,他得知同村孤寡老人黄家松失明了。黄家松是个苦命人,年轻时娶过一个妻子,育有一子,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闹饥荒,独子饿死了,妻子也离家出走。从此,黄家松孤苦一人生活。
黄家龙第一时间上门探望,发现黄家松生活艰苦,内心不忍,决定照顾他的饮食起居。 1986年黄家松已经61岁,身体虚弱,家务活几乎干不动。黄家龙每天下班,先赶到老人家帮他洗衣服、掏炉灰、打扫卫生。每隔一段时间,看看老人家里米、面、油还有多少,计算着什么时候该主动送过来了。黄家龙还学会了理发,定期帮老人剪头发。
每年入冬之前,黄家龙都提前到老人家清理烟囱、修理火炉。每隔两三天,他就到老人家劈柴,并买来煤块,用斧头砸成碎块,堆在灶台边上,老人随手就能够着。
夏天就更辛苦了,黄家龙每天晚上下班第一件事就是跑到老人家,帮他洗澡,洗完衣服才回到一公里外的家。在他的细心照料下,全盲的黄家松身上一直干干净净。
吃喝拉撒 半点不嫌脏累夜半患病 一路小跑送医
老人身体虚弱,大便使不上力,黄家龙买来蜂蜜水,兑着醋给老人喂食,帮他润滑肠道,还买来一大摞一次性胶手套,帮助老人排便,从不嫌脏嫌累。黄家龙每天穿梭在自己家和一公里外的黄家松家,村民们无不感动。
黄家松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一到季节变化,大病小病都冒了出来,黄家龙自己掏钱,带他去看病。他自己家庭也很困难,为了省钱,他多年没买过一件新衣服,却时常给黄家松买这买那。
2014年,黄家松已89岁高龄,黄家龙也65岁了。这年秋天一天夜里,他放心不下老人,去看他睡着了没有,发现老人蜷缩在床上,痛苦地呻吟着。
天色已晚,农村又没车,黄家龙就背起老人,一路小跑到5公里外的医院。65岁的身体哪禁得起这番折腾,等交上钱、领了药,他腰都直不起来了。
父亲年迈 子女爱心接力深受感动 村民共同照顾
今年,黄家松91岁,黄家龙也67岁了,渐渐体力不支。几个月前,黄家龙的子女主动提起:“爸,您老了,歇歇吧,大伯伯以后就让我们照顾吧。”黄家龙无比欣慰,带着子女到黄家松家,告诉他们老人喜欢吃什么,饭是松软了还是太硬了,怎么帮老人排便等等。
后来,小黄村又有7户人家十几位村民自发加入,跟黄家龙的子女一起照顾黄家松。一位叫陈玉兰的村民,跟丈夫黄后云商量后,将91岁的黄家松接到自己家照顾,“孝顺老人不光是给他一口吃的、一件衣穿、一张床睡,还得多陪他说说话解解闷,他才不觉得苦。”陈玉兰说。
虽然命运坎坷,但黄家松每次讲到这些好人,都哽咽不已。昨日记者发稿前获悉,黄家龙刚刚获得芜湖市鸠江区“鸠江好人”表彰。
通讯员王涛记者齐美义文/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玉芳)9月日至9月日将迎来中秋小长假。省交通厅日发布出行提醒,中秋节不属于免费通行假期,但探亲、访友等短线出游可能集中,建议错峰出行。省路警联合指挥中心预计,届时车辆较为集中集...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