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师大附属外国语学校城东分校、芜湖师范附小光华新城校区、育红小学旭日天都校区……近几年来,芜湖市市区基础教育阶段多所名校的教育资源突破校园“围墙”实现扩张。不管称分校,还是校区,实际上脱不开名校办分校的性质。近段时间记者对安师大附属外国语学校城东分校这一名校办分校的“典型案例”进行采访调查,一探名校办分校所带来的好处和存在的矛盾。
在校生人数两年增10倍
安师大附外校长李平说,2014年7月,附外正式接管城东分校,当时的在校生人数是200多人,目前在校生人数达到2400多人,两年时间增了约10倍。教师人数也由接管时的20多人,扩大到目前的150多人(含临聘)。
城东分校教师说,接管前生源缺乏,接管后生源陡增。如今,分校已感受到很大的招生压力,不是招不到而是收不过来。分校作为周边新建住宅小区的配套学校,接管前这些新建小区“房多人稀”,现在却是“人丁兴旺”。
分校执行校长陆海洲说,接管后,大量市民迁住周边住宅小区,许多购房户原先将孩子放在其他学校读书,现在也纷纷要求转回来上学,生源的陡增,带来的是分校班级数量的陡增。尽管近两年来,在进编教师增配方面上级主管部门给予倾斜,但仍跟不上学生人数的增长,导致分校教师资源紧张,目前分校“临聘教师”有30多人。
中午临近放学,记者采访了几位等待接孩子的家长,他们中多数是“接管”后才搬到附近小区居住的,搬迁的最主要目的是能让孩子上“附外”。
缩短了新校的成熟周期
无论是安师大附外,还是师范附小、育红小学,这些名校的分校,从另一个角度看,它本身其实就是一所新建的学校。采访中,无论是安师大附外的校长,还是城东分校的负责人、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名校办分校,大大缩短了新建学校的成熟周期。
安师大附外校长李平认为,近些年,全国各地都将名校办分校作为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有效策略之一,加以推广实施,芜湖也不例外。通过这种形式,政府加大经费投入,大大缩短了新校的建校周期;名校及分校的内涵发展明显,双方在发展理念、学校管理、教师培训等方面加强合作,使分校的教学质量和声誉以较快的速度得到社会认可,这也大大缩短了新建学校的成熟周期。
记者了解到,安师大附外“接管”城东分校后,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统一办学理念,统一配置教师队伍,统一课程设置,统一教科研,统一财务,统一考核。这样一来,“老校”和“新校”实现了“大融合”,原先新校成熟过程中肯定会走的弯路和要付出的代价,可以有效地避免,成熟、有效、先进的管理和教学经验可以嫁接、引用,更重要的是名校的校园文化,可以有效地对新校进行熏陶、移植。
实现了优质教师的流动
为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扶持新校和薄弱学校,这些年来,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花大力气推动和鼓励优质教师向薄弱学校、新建学校、农村学校流动。近几年来,这方面力度更大,规定每学年中小学校的老师都必须按一定的比例在校际间流动。但据记者调查,这些新老做法,所收到的效果并没预想的那样好,主要原因是各学校都不愿意让本校的优质教师“外流”。
名校举办分校,真正推动了优质教师流动。在安师大附外记者了解到,为了让分校尽快发展起来,安师大附外向城东分校派出优秀教师从事管理、教学工作,一些优质教师可以在本部和分校同时兼课,本部的优秀教师经常去分部传、帮、带,分校招聘的新教师,可以在本部先进行教学锻炼,成熟后再回分校教学。由于本部和分部是“一家人”,从学校角度上说,附外不再担心“肥水外流”,从教师角度上说,本是“一家人”,支持和帮助是工作职责范围内的事,少了心理上的隔阂和担心。
办好分校也需因地制宜
通过名校办分校的方式,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把优质教育资源引入新建城区、优质教育资源薄弱的区域,把好学校办到这些地方的孩子的家门口,对这些地方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记者采访中感觉到,这些名校办的分校,毕竟起步不久,要让这些孩子享受到真正的优质教育,还需下功夫“琢磨”,甚至还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尽管名校可以将优质教育资源迅速交流或移植到分校去,但由于母校和分校的生源存在着不同的个性、家庭背景,以及不同的社区成长环境等,同样的优质教育资源,母校和分校学生的吸收能力可能大有不同,甚至有可能导致分校一些学生“消化不良”。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分校具体的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造、创新,十分必要。只有创设出真正适合分校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方式,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
从办学规律看,能办好一所学校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办好多所学校。名校虽有其历史根基,但未必能在分校生根发芽。名校办分校最大的好处就是起点高、见效快,便于使优质教育资源迅速扩大。但真正要取得这样的效果,除了需要名校有实实在在的付出,还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区域的不同特点,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真正办出分校的特色,简单移植名校的做法,不一定就能取得好效果。
一些校长和教师对记者说,近几年名校办分校已成时尚。名校的师资是有限的,就名校自己内部而言,师资结构也有优秀和薄弱之分,因此对于名校自身来说,办分校也需量力而行,同时也应该照顾到办分校的名校自身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名校及其教师的积极性。
记者 王俊杰
新闻推荐
本报讯昨日下午5点,为期三天的芜湖报业第五届大型购车节圆满落幕。虽然偶有绵绵细雨,但是丝毫不影响广大消费者的购车热情。此次车展3天成交1200多台,其中奇瑞品牌成交125台,继续蝉联销冠。奔驰和大...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