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弋江区心连心爱心协会在澛港街道澛港新区开展爱心义卖活动,负责人胡才虎在现场告诉记者,当下公益组织的现状有喜有忧,喜的是他们最初的爱心理想正在一步步实现,忧的是组织公益活动如何做得更好让人着急。事实上,在该区不少类似心连心爱心协会的社会组织都有如此感受。未来该怎么走?日前,记者走访了弋江区诸多社会组织,以及主管部门区民政局。
社会组织:如何更好发展成难题
胡才虎告诉记者,2009年的一次同学聚会上,他发现不少人都有着期待一群人在一起做好事的想法。于是,一个主要由老同学构成的爱心群便成立了。
2013年前后,在弋江区民政局支持下,该爱心群和其他多支公益组织陆续在民政部门注册,心连心爱心群也更名为芜湖心连心爱心协会,该协会主要开展“关爱老兵”、“心手相连”、“帮助重症病人”、“天籁之音”、“环保活动”等公益项目。其他如芜湖阳光爱心协会、芜湖志华爱心团队等组织皆在各自的领域做出自己的成绩。
可以说,近年来芜湖市社会组织建设发展中,弋江区已具备规模、目标明确、成效显著。就连其他各区的市民也纷纷被吸引到弋江区参加相关公益组织。
队伍的壮大,一个接一个项目的成功,让胡才虎他们感到很有成就感,但是近年来他们也感受到“瓶颈”,这些制约发展的“瓶颈”包括公益组织除做好人好事外,如何拓展?此外,组织人才短缺、规范运营等都在困扰着他们。
专家:社会组织不仅是做好人好事
对于这些社会组织的“瓶颈”,该如何看待、如何破题?11月7日,记者在弋江区公益联盟现场走访时碰到在此调研的中共芜湖市委党校章铸教授。作为一名对社会组织发展长期研究的学者,他对该区相关社会组织的“瓶颈”问题谈了一些看法。
他告诉记者,今年8月,国家发出了《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对于当下发展社会组织有直接指导意义。该《意见》讲到,社会组织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但是从总体上看社会组织发挥作用还不够充分。
章铸还表示,根据该《意见》,社会组织不仅仅是做好人好事那么简单,而是要发挥其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鼓励社区社会组织开展邻里互助、居民融入、纠纷调解、平安创建等社区活动,组织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促进社区和谐稳定等,把社区社会组织建设成为增强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吸纳社会工作人才的重要载体。
政府部门:会不断引导扶持
对于该区社会组织的发展与所面临的问题,弋江区民政局局长孙亚敏表示,弋江区近年来一直非常支持社会组织的发展与规范,也不断引导这些组织发挥越来越好的作用。从2013年初,弋江区民政局将本市一些分散的社会民间爱心协会和团体整合起来,成立了广覆盖、多层次、同步调、高效能的非营利性公益联盟体系,即“心暖花开”公益联盟。2015年春,联合会正式更名为“心暖花开”社会组织联合会。联合会致力于联合、整合社会已有公益组织,凝聚社会公益力量,构建系统的志愿服务体系,搭建了困难群体与爱心力量的桥梁与纽带,更好地服务困难群众。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弋江区民政局没有停下脚步,今年继续将“心暖花开”社区组织联合会的硬件和功能进一步提升,打造成芜湖市第一家集孵化、服务、创投、培训等职能为一体的区级社会组织培育中心,成为“富含”社会组织培育发展、能力建设和资源整合三大功能的综合服务平台,致力于凝聚社会公益资源,推动社会组织的规范运行、协同合作,在社会组织与社会各界力量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更进一步的是,弋江区民政局还配合区委组织部在培育中心成立弋江区社会组织党建中心,积极探索“双孵化”、“双共建”、“双提升”的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机制。 记者 吴敏 实习生 杨爽
新闻推荐
安师大附属外国语学校城东分校、芜湖师范附小光华新城校区、育红小学旭日天都校区……近几年来,芜湖市市区基础教育阶段多所名校的教育资源突破校园“围墙”实现扩张。不管称分校,还是校区,实际上脱...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