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难怎么办?开车碰了能否有更省时省事的处理方式?离婚、赡养能否不进入旷日持久的诉讼程序?年月日,记者从鸠江区人民法院新闻通气会上了解到,这些市民关注的诉讼服务焦点问题在该院取得进展。近年来鸠江区人民法院充分利用“互联网+”,将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与诉讼服务相结合,让市民节省了时间、精力与成本。
网上立案电子查档让打官司更简便
该院有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逐步落实,特别是立案登记制实施以来,司法案件数量的持续增长对人民法院工作提出了现实挑战。鸠江区人民法院结合自身实际,利用“互联网+”,将诉讼服务由“线下”延伸到“线上”, 将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应用于法院审判和运行体系,在解决立案难等市民一度感受较深的问题上取得新成效。
据介绍,与过去传统的现场立案方式相比,目前该院除了可以邮寄立案,还可以采取网上立案的方式,年以来共实行网上立案起。此外,针对立案中存在当事人无法提供被告准确的身份证号码及户籍信息难题,该院与属地公安机关协调并形成联动调查查询机制,由法院开具调查函,充分利用公安信息网服务市民,当事人持调查函到派出所即可查找被告的准确信息,今年以来为群众开具调查函余件。
在过去的诉讼中,档案调阅也是件麻烦事,不过现在实行档案自助查询后,鸠江区人民法院档案调阅,在全市法院率先进入了电子化时代。利用信息技术,实行档案自助查询,市民调档前后仅需五分钟时间,解决了当事人调档程序复杂耗时的难题。此外,该院还实行当事人通过网银支付方式实现诉讼费和执行款项及担保金、退赃款等往来款项的便捷操作,提高诉讼效率。
在该院诉讼服务中心有一项挺温馨的便民设施。今年8月,他们在全市机关率先建立“电子书借阅机”。来法院办事的市民只要拿出手机扫一扫,就能免费将自己中意的图书、报纸、杂志扫到手机里阅读。“移动电子图书馆”,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不但方便了市民,不必在诉讼等待时焦急,还推动了“全民阅读”,给市民提供了一个温馨且有文化的诉讼服务环境。
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该院还逐步建成以诉讼服务中心、院长接待日为“实体店”,以官方网站、院长信箱、热线和微博、微信平台为“虚拟店”的全方位立体化司法服务体系。
调诉结合,事故纠纷解决途径更多了
在提升诉讼服务过程中,该院还在全市法院中率先建立特邀律师化解纠纷制度,通过打造“一站式”诉调对接平台对应机动车交通事故赔偿纠纷,设立“夕阳红”调解室等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与诉讼服务相结合,减轻市民诉累。
年,该院选聘了5名执业律师建立特邀律师调解员队伍,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律师调解工作室,每天安排一名律师驻点诉讼服务中心,为市民提供免费法律服务,为当事人答疑解惑、协助做好诉讼引导、厘清法律关系、指导材料准备、代写诉状,有了这些前期准备工作,立案窗口材料审查的效率大幅提升,极大缓解了立案咨询压力,填补了诉讼服务体系的实体服务空白。
当下芜湖市机动车保有量越来越大,机动车交通事故也日益增长,处理相关纠纷也让当事人头疼不已。该院除了创新机制在诉讼服务中心集中审理道交赔偿案件外,从年起,联合多家保险公司在法院设立调解点联合调解,打造“一站式”交通事故处理诉调对接和理赔服务平台。通过集中审理、联合调解、驻点办公、巡回审判,缩短了审理周期、提高了及时赔付率,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取得了较好的法律和社会效果。年至今,在诉前共为当事人调解件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
该院还与芜湖市法官协会和芜湖市老年学会共同设立了“夕阳红”调解工作室。对法律关系单一、事实清楚的交通事故纠纷、婚姻家庭纠纷、追索小额劳动报酬纠纷和刑事附带民事等纠纷,立案前征得当事人同意后,移交“夕阳红”调解工作室先行调解,一方面为当事人提供一种低成本的司法救济途径,另一方面实现案件繁简分流,缓解诉讼压力,推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构建。目前,该院又开始探索家事纠纷调解员,结合妇联、乡镇(街道)、社区其他社会力量形成合力,努力减少家庭纠纷给当事人带来的伤害。 “夕阳红”调解工作室已经成功调解余件各类型的纠纷。
记者还了解到,该院将诉讼调解延伸到诉前调解,实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将小额速裁工作纳入诉讼服务中心职能,安排专人负责,引导、鼓励当事人选择小额诉讼程序解决纠纷。年以来,该院获奖频频,其中道路交通事故审判获得了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颁发的 “精品工程奖”。
记者 吴敏
新闻推荐
人社局:不联网、没回单都可投诉交医保连跑4家银行遭遇“花式拒绝”
本报讯8月份开始,芜湖2017年度的居民医疗保险开始办理。一听到消息,家住城南的市民李先生就行动起来,为自己2岁的女儿缴费。结果,他花了大半个下午,辗转4家银行,才终于“如愿以偿”。通过本报新闻热线3...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