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新闻 无为新闻 芜湖县新闻 繁昌新闻 南陵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芜湖新闻 > 正文

满城花树,一纸芬芳

来源:合肥晚报 2018-03-18 01:57   https://www.yybnet.net/

门外一左一右两棵开花的树,枝叶绛紫色,一到春天满树粉白小花,缤纷灿烂,看得人人眼里一池春水荡漾。

一夜之间,满城的樱花都变成了紫叶李。

像童话吧。可是哪有这样胡写的童话呢,反过来还差不多。

单位门外一左一右两棵开花的树,枝叶绛紫色,一到春天满树粉白小花,缤纷灿烂,看得人人眼里一池春水荡漾。

去年春天我在花下照了相,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就好像这棵树是我种的一样。然后拿了处处向人炫耀,“看我们那儿的樱花多漂亮!”看的人口口称是,“这樱花真漂亮。”我于是得意忘形。想着,从此后年年春天,我都要在樱花下拍张照。

今年樱花又开了。一友人恰在此时来探我。两人一起在人行道上散漫走着,她突然冒出一句:“谁想到的用这紫叶李作行道树,效果还真是不错。”我不敢相信这是我听到的话。于是要求她再说一遍。“这紫叶李做行道树还真是不错。”

我的世界开始下雪。

她爆笑,继而叹息,说前几日与夫君一起路遇紫叶李,他也忍不住赞叹:“这桃花开得真好!”

童话就是我们这些花痴创作出来的呀。

可是为什么我就独独要认为它是樱花呢。大概是我太想要一树樱花了。

一夜之间,我身边涌现出众多花痴——这也是童话的惯用语法。 

那日同事某女对着一张照片深情凝视了半晌,终于还是自己打破寂静,“谁能告诉我这是桃花还是梅花?”于是众说纷纭。到后来“梅花”基本撤退了,只剩“桃花”和“梨花”争得难解难分。到最后这“桃梨之争”也因双方的声音都渐趋微弱而不了了之。

什么都不认识的人叫白痴,不认路的人叫路痴,以此类推,不认花的人就该叫花痴。有点麻烦的是,这花痴俩字已预先被人拿去称呼某些看见美女就花痴的男性和看见帅哥就花痴的女性,不过是取了“痴”的更深一层意思。就当我们不认花的“花痴”是词元,他们那种“花痴”是引申吧。

然花痴却有口福。小时候家里唯一养活的能开花的花是一盆桃花。到现在我还觉得那是一个奇迹,花开时总是满屋灿烂,轰动一时。只是一直不结果,妈妈就兴味索然了,也是伺候得烦了,就转赠与一极善莳花的阿姨。在阿姨手里倒是终于结了果,统共结了一只宝贝桃子。可爱的阿姨还郑重地把它捧了来交与原主。阿姨办事也果断利索,在门口撞见刚放学的我,便命我立刻快速吃桃。“我还在发愁姐妹两个到底给谁吃呢。正好现在只有你在,赶快把它吃了了事。”

请原谅我还是忍不住要说这一句:再也没吃过那么好吃的桃子。

花痴到一定程度,能奇妙地创造出快乐。“春天已经来啦,我们楼下的树开了许多红色的花。”这句话的作者到底是超级花痴呢,还是超级天才?这像画在小朋友的绘图本里的开着红色花的树,虽然抽象了点,却可以是这世界上的很多棵树,并且,这棵树神奇地给春天带来了一个欢乐的开头。

花痴当然也有烦心事。我现在的烦心事是:那樱花下的相,今年还要不要照了呢?

在芜湖路上走着,突然就跟槐花重逢了。奇迹一般。一团浓得窒息的香氛把我整个地包裹了起来。还算镇定,我及时地判断出它之所自——头顶那一把巨大的绿伞。

槐树是这么高的吗?不可思议。那我还在一米线以下的时候是怎么能吃到槐花的呢。人长大了,槐树反倒遥不可及了。

槐花是太容易亲近了,以至于人在享受着它带来的饮食之乐时,不大会想到去吟咏歌赋,把它送上更高的境地。这世上有无数的达人、妙人在生命的某一时刻突然想念起槐花,却只肯给它随意的寥寥数笔,无诗无赋。这世上有无数种槐花酿的蜜,却没有一种槐花香氛的香水。即是未来有了,也一定只能流行在中国。

倒是有过以槐花为名的乐曲,在罗兰的自传体小说《飘雪的春天》里面。那么多年前信手翻过的书,突然字字句句清晰了起来。1930年代的天津城,破落人家的长女遇见名门望族的清俊才子。她爱钢琴,他爱提琴。他最爱的曲子叫作《当槐花开的时候》。他家洋房的窗外,就是一棵高高槐树。我未曾听说那样一支曲子。许是他自己创作,又或者,是那个年代曾短暂地流行过的曲子。故事有一个符合所有文人理想的结局。他们错过,另一个爱着他的“她”,一路追随,作为男人他得对“她”负责,这责任一担负起来,便是一辈子。而他和她呢,互相给对方留下自己最美的影子,便永恒了起来。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玩笑或误会,便把两个最亲密的人隔开几十年;一个意外的理由,足以让两个陌生人相守终生。

从头到尾,只有槐树看得完整真切。他们分开,它还将继续照看住在那房子里的人,不管他们会不会再次拉起《当槐花开的时候》。

我在天津没有见到槐树。也许是没有注意。但总觉得,槐树在北方不算出色的树。也许是白杨长得太好,遮蔽了我的视线。我知道北方人对槐树是有着别样的感情的。槐树不只懂得纯情,它是知冷知热的。大概是“吃人嘴短”吧,杨花很不幸地担了个千年的恶名,而槐树和榆树再怎么着,也不会有人去说它们的闲话。于是便成了与人走得最近的树,被视为最有人情味的树。《老残游记》里的那些故事,须得在一棵老槐或老榆下开讲,才够味。榆树就那么兴味十足地担当着奇人异事的见证者,而厚道点儿的槐树,是一个家族忠良的守护人。 

小说里的男女在槐树下完成了终结今生缘分的仪式,她将远行,而老槐依旧一副古道热肠地心疼着他,多好。我便也回头看它,真的,它笑意盈盈,仿佛什么都懂得。

刘睿 文/图

新闻推荐

芜湖市民“乐惠分”全面落地——个人(社会)信用分走进千家万户

近年来,随着普惠金融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普惠金融产品走进千家万户,市民对自身的信用管理也越来越关注。众所周知,如今银行征信系统已经相当成熟,然而那些没有使用过信贷业务,甚至没有信用卡的市民,其...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满城花树,一纸芬芳)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