霏霏细雨中,路旁的桃花次第开了,一树树的灿烂让我想起母校的桃花,那是离开了四十多年的中学——老十三中学。
三月的一天,依着记忆,我寻路而来,想再触摸一次母校的气息。站在原地,那座直通校门的石板桥已换了容颜,一池碧水环绕校园,池塘岸垂柳柔曼,池塘中小鱼儿悠游,堤岸曲廊回折,一片鸟语花香,此处现在是三潭公园所在。校园的旧址上兴建了一所新校,一条整洁光亮的水泥大道直通校园。
慢慢走进校园,记忆中那一排排红砖红瓦的教室、图书馆、实验室,泥土石子跑道、简易的篮球场、教室前的桃林……已无踪影,一栋栋红色的现代教学楼显得陌生;我和同学们曾经尽情玩耍的大操场、绿茵茵的草地,还有那环绕操场周边清澈的水塘、连边的菜田……太多的记忆元素消失了,没有了历史的痕迹。
一九六九年,我小学毕业,升入第十三中学读书,学校的地址位于芜湖市的河南地区,著名的盆塘就环绕在校门前,盛夏时节荷叶碧绿一片,成群的鱼儿水中嬉戏。池塘的中间有一座没有栏杆小石桥相连一条土路通往学校,那就是我每天上学的必经之路。平时上学,我一路欣赏着池塘的四季风光,忘了条件简陋的校园:泥泞的土路,教室里缺桌少椅,一排排红砖红瓦平房是我们的教室;学校的北面开阔地,种满了树木花草,浓荫蔽日下就是同学们嬉戏、读书的好去处……
就在这石板桥上,走过多少学子撑着伞苦苦前行的求学的身影、包括我的六年春夏秋冬,最美年华。
我的中学时代正赶上“读书无用论”在校园蔓延。犹记得课堂上,老师讲得口干舌燥,下面的同学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在看小说,还有的在做手工编织,五花八门的姿态,老师拿他们没办法,只有叹息。愿意学习的同学也受到干扰,“师道尊严”一扫而光。虽然校园里学习风气不浓,但是我校各种体育运动却开展得蓬蓬勃勃,这应该归功于学校领导对体育事业的重视和一个叫“大老刘”的体育老师的不懈努力。据说刘老师以前是国家队的运动员,由于在运动中受伤,才转行当了中学教师。他高大、帅气,为人亲切随和,同学们都很喜欢他、崇拜他。“大老刘”对上体育课很认真,抓得很紧,他还成立了多个体育项目的训练班,为学校培养各种体育人才。同学们大多来自普通工人家庭,从小生性活泼,单纯率真,有些同学就像“野孩子”,平时对学习不感兴趣,一上体育课却生龙活虎。学校每年秋季都要举办大型运动会。运动会的那几天,操场上红旗招展,人声鼎沸,各个班的拉拉队喊叫声不绝于耳,都为自己班级的运动员呐喊助威!那情、那景,至今记忆犹新!
由于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在刘老师的带领和培养下,学校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体育运动人才。其中田径200米项目获得省级冠军;田径100米项目获得全国冠军。其他项目,如跳高、竞走等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我班的一位女同学,个子只有1.55米,她人小志气高,在市里田径运动会上不畏强手,勇于拼搏,夺得110米栏冠军!这些同学让母校声名远扬,也为自己赢得了喝彩……
中学时代是短暂的,也是纯朴的、快乐的,令人回味无穷!多少年过去了,我也从青春年少走向暮年。那些可敬的老师们令我终身难忘。朝夕相处的同学、朗朗读书声的教室、嬉戏打闹声回荡的操场……还有情窦初开的爱情!所有这一切,都已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记忆里!
母校,你最美!你永远是我心中最美的记忆!
梁春霞
新闻推荐
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保卫蓝天就是保卫我们的生命。从某种程度上说,空气污染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经济问题,还是社会问题,甚至是政治问题。去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