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烧烤店里安装了1万多元的油烟净化装置、小吃店里的小煤炉消失不见了、路边的违章建筑被彻底拆除……这些都是日前记者在澛港大市场周边走访时看到的情景。为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保障群众身心健康,连日来,澛港街道联合多部门持续开展打击各类大气污染违法违规行为,由社区工作者组成的环保巡查员常态化穿梭在辖区各个大小门面之间直至深夜,为“芜湖蓝”默默作出贡献。
3月26日一早,澛港街道龙华社区的几名社工佩戴好“红袖章”上路了。据社区副书记任小平介绍,每天,社区的“红袖章”们认真对辖区沿街餐饮门面、露天及门店烧烤进行“拉网式”检查,对每家使用小煤炉的小吃店直接收缴小煤炉,要求“煤改气”;对燃烧液化气的餐饮店,社区高度重视安全提醒,严禁液化气“三通”问题;对于烧烤等油烟污染较严重的门面,要求必须按规定安装油烟净化器;对已安装油烟净化器装置的门店,检查油烟净化器是否正常使用,油烟排放是否达标等。澛港大市场附近就有一家烤鱼烧烤店,原来一到用餐高峰期,烧烤店外油烟直排,污染较重,记者前去采访时发现,经过整改,老板已经新换了1万多元的油烟净化器,过滤后的油烟排向下水道。“老设备卖了,为了环境肯定要全力整改。”老板娘俞女士坦言,不仅如此,该店和附近几家门面的乱搭建的雨棚也被拆除了。
拆除违章建筑、排查污染企业也是此次“蓝天保卫战”的重点。记者了解到,原澛港一窑、二窑虽然窑厂停止生产,但有一些小污企业仍在此生产,目前,龙湖社区正联合相关部门分步进行“两停一清”。澛港大市场车库旁原建有近十间临时用房,用于卖衣服、水果、小商品等,可是临时用房影响了行人通行,属于违章建筑,记者看到,此次整治行动中,这些临时用房也被一次性拆除。
记者了解到,澛港街道已收缴小煤炉近200个,收缴煤球800多个,排查“小、散、乱、污”企业50多家,拆除违建11处,排查污染社会源近2000处等,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仍在常态化进行中。
记者 芮娟
新闻推荐
本报讯清明将至,为了倡导辖区居民通过文明、环保的方式悼念亲人,寄托哀思。近日,芜宁路社区在保兴垾、月桂花园两个小区的交通要道口,搭建文明祭祀宣传台,通过张贴、发放宣传材料,开展“文明祭扫,清洁环...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