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昨天上午8点03分,新中山桥撤除围挡,对机动车开放通行(如图)。据介绍,中山桥的“新生”,不仅突破了主城区的交通瓶颈,还标志着有着“水上高速”之称的芜申运河距全线通航又近一步。
2016年10月启动的中山桥改建工程,是芜湖市具有时代标志性的水运改造工程。改造路线全长约484米,主线桥长353米,跨江桥长146米,桥宽24.4米。为满足芜申运河通航要求,桥下净空高度增加了2米,常年可通航1000吨级船舶。工艺上,新中山桥采用全钢结构、超薄梁高、全新亮光(夜景效果)设计,并在全国首次采用“浮托顶推”的建设方式。什么是浮托顶推?就是104米长、重达1288吨的主桥,像装积木一般,先在南岸拼装完成,再被工程船举着,慢慢推至北岸。
新中山桥不仅满足芜申运河通航需求,同时改变以往老桥机、非混行现象,形成了桥、景、商、旅、人文相得益彰的一体化格局。主桥面为机动车双向四车道,限速40千米每小时。新桥较老桥坡度更小,实现了人与机动车分离,设置4座钢梯道桥供非机动车、行人上桥,并在南北两岸东侧各设置1部无障碍电梯,供行动不便和老年人方便通行;从中山路步行街到新百大厦由平交调整为立交,行人可通过下沉式广场前往新百大厦南楼和北沿河路。机动车辆交通组织方式基本不变,通往二街方向机动车仍遵循右进右出原则。
昨天,新中山桥的通车,吸引了数千名市民围观。据施工方介绍,早在5月8日傍晚中山桥撤除人行道围挡后,就有超过3000名市民陆续来到桥上争相合影留念,直至深夜11点多人群都未散去。73岁的齐和应老人,家住红旗附近,昨天一早,他和老伴乘坐首班公交赶来,只为一睹新中山桥的风采。他说,自己从小在芜湖长大,对中山桥有着很深的感情。中山桥改建了多次,每次都是越建越好,越改越美!而身为中山路步行街某商管公司负责人的陈晓和许娟,从中山桥封桥改造那天起,就关注工程的每一个进度。他们认为,新中山桥开通后,步行街与城南商圈连片,可以取长补短,互惠互利,商业发展必将迸发出更大的活力。
记者从市港航管理局了解到,中山桥最初建成于1953年,是芜湖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桥梁。1998年,中山桥改造为下沉式混凝土系杆拱桥。1999年步行街开街,中山路成为芜湖的商业中心。近20年来,中山桥承担着巨大的交通压力,也见证着城市巨变。如今,新中山桥的通车,不仅突破了主城区的交通瓶颈,还标志着芜申运河距全线通航再近一步。待运河全线通航后,芜湖沟通中西部、连接长三角地区的航运枢纽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巩固。
记者 王世宁 文 吴安亚 摄
新闻推荐
昨天上午,新改建的中山桥顺利通车。为一睹新桥芳容,通车前夜围挡移除后,即有不少市民涌上桥头,直至深夜11点还未散尽;昨日清晨5点多,就有市民来中山桥结伴晨跑;昨日上午通车后,不断有市民走上新桥,举起手...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