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我生活在远离芜湖市区的县城,教育资源还处于匮乏的状态,培训班听起来堪称新鲜事。听说美术老师是位来自上海的有志青年,他用美术字写了张浮夸的大海报,张贴在学校门口,他的青少年美术培训班就这样如火如荼地招生了。
临到中学毕业,那时没有升学的压力,也没有假期作业,整整一个月时光,母亲正发愁该如何合理规划我的假期。听说来了个上海老师,办了个美术培训班,母亲和一群家长都看新鲜一样在海报前围观,许多家长当场为孩子缴费报名,母亲也有点跃跃欲试。懂事的我却拉住了她:“我不想报,妈妈。”母亲有些诧异地问我:“你不是一直说自己有绘画特长吗?”我点点头,又摇摇头,心下杳然地说:“妈妈不是常说要省吃俭用、勤俭节约吗?”
母亲见我报名不积极,也缄默不语,价格不菲的培训班,的确让她打消了为我报名的念头。没过几日,她从单位风风火火地赶回来,又问我,要不要上那个美术班?母亲的理由很充分:“我打听过了,你们班上几乎所有同学都报了那个培训班,再怎么样也不能让你输在起跑线上!”正值青春叛逆期的我,望着跟风的母亲,心里颇不以为然,决定与她一争高下:“别人喜欢学,我就不想学!”母亲显然有些气急败坏:“那你想学啥?你总得有一技之长吧?”我想了想,和母亲商量说:“能不能带我去城里的书店买些文学书?”我喜欢看书,除了父亲的政治书,家里没有什么课外读物。母亲立马反对,上培训班花300元,她乐意跟风花这笔钱;买书花100元,她却觉得奇贵无比,而且她还辩解书很占空间、如果书买来,新鲜劲一过不看了这笔钱就打了水漂。
絮叨归絮叨,母亲还是在我的坚持下冒着烈日拉着我到市中心逛了整整一天。从新华书店逛到二手旧书摊,她背着一个大书包跟在我身后,帮我把20多本书背回家。就这样,母亲用100元钱,换得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本古籍、第一本小说、第一本散文、第一本童话,现在想来依旧很珍贵。
铭记那个夏日,我足不出户,每天只忙着读书。文学殿堂为我打开了精神的后花园,我走入了“开卷有益”的世界。
汪秀红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芜湖市鸠江区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科在对散装裸露食品整治调查活动中发现,鸠江区多家面包店和菜市场在售卖可直接...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