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日前,来自海螺、奇瑞、三只松鼠等芜湖市知名企业的13位代表受邀来到芜湖市检察院,就检察工作如何服务企业发展创造良好营商环境献言献策。会上,芜湖市人民检察院首次发布了《涉企案件检察白皮书》。
记者从白皮书上获悉,涉企经济犯罪主要指犯罪主体或犯罪对象与企业直接相关的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罪和侵犯财产罪。近年来,芜湖市检察机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注重对涉企经济犯罪的打击。目前芜湖市涉企经济犯罪案件主要有,企业人员职务犯罪案件,包括职务侵占、挪用资金、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件。如芜湖某汽车有限公司培训专员王某,通过虚增授课课时的方式,侵占公司资金20余万元,通过虚假培训合同,侵占公司培训经费100余万元。
企业单位犯罪案件,主要为虚开发票案件,该类犯罪表现为企业为获取超额利润,在无真实货物交易的情况下,虚开发票,通过偷税获取不法利益。对企业实施的经济犯罪案件,主要包括假冒注册商标案件、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案件、合同诈骗案件。
合同诈骗是当前涉企经济犯罪的突出形式,主要涉及房屋买卖、工程承包、产品购销等领域,主要表现为个人或企业代表在签订买卖合同中,通过隐瞒真相、虚构事实的方式骗取其他企业的财物,扰乱市场秩序。如刘某某、杨某某自称是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总经理、副局长,谎称有一钢结构工程骗取了安徽某建设工程公司保证金300万元,有一污水处理工程骗取保证金200万元。
芜湖市检察机关对各类涉企经济犯罪保持高压态势,特别是对涉案金额巨大、涉及面广的案件重拳出击、全力侦破,最大限度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据统计,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全市检察机关共受理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涉企经济犯罪案件51件,提起公诉34件,已判决21件,涉案总金额高达1.4亿元。其中合同诈骗案件13件,职务侵占案8件,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7件,侵犯知识产权案13件,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1件,依法保护了芜湖市企业的合法权益,为服务保障现代化创新之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记者 顾娅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旻)目前全国各行各业掀起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浪潮,镜湖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业...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