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人爱吃,也会吃。隐于街头巷尾的小吃,只要味道好,再深的巷子,香味也能飘到全城。但在老芜湖人的记忆里,那些传统美食老字号的魅力,却是现如今那些新冒出的“名小吃”所不能比的。比如,耿福兴、四季春、金隆兴、同庆楼,还有久违的五香居。
本报昨日的一篇报道,勾起了不少芜湖人对五香居的回忆。曾经,去和平大戏院看完演出,顺道从一旁的五香居切点卤菜,带回家给全家老小解解馋,是很多芜湖市民亲历过的陈年往事。也许是因为地处市中心的缘故,五香居的卤菜在寻常百姓家的餐桌上,一度算是“上档次”的存在。在交通不够发达、物质尚不丰裕的年代,芜湖人在小吃方面还没有如今这么多的选择,那些规模较大、久负盛名的美食店铺,成为江城“吃货”仅有的几处“心头好”,时不时就想去过过嘴瘾。
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上述这些本地传统美食大户,一个接一个不复从前,摇摇欲坠,甚至黯然退场。进入物质急速丰盈的时代,人们很快被各种纷至沓来的中外知名连锁餐饮品牌所吸引,那些关于本地美食的记忆,被渐渐从舌尖移到了脑海的深处,甚至几乎忘却了当年曾让自己欲罢不能的美好味道。然而,是金子总会发光。真正的美食,是不会被遗忘和抛弃的。近年来,上述各家传统美食老字号,在有为之士的重振下,接踵回归江城。
恩格斯说,“历史总是螺旋式地上升”。一个个历史过程循环往复,最终又回到曾经的原点,但已经比从前高出了一个层次。自被清代名臣李鸿章收入李府的御厨孙少甫,上世纪初回到家乡芜湖开的这间“孙记绿宝卤菜店”(五香居前身),到如今常州人孙洪留接过五香居的招牌,在外做大做响后重返江城,并通过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审,历史洪流滚滚,时代足音铿锵,不变的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和对历史传统的尊重与敬畏。
新闻推荐
19位三无老人签订“1+1+1+1”协议书 今后将被全方位帮扶联系
本报讯82岁的刘根深是一位三无老人,无儿无女,独自一人生活在弋江新生活小区。虽然孤独常在,但让老人欣慰的是,政府给予了他很...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