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今年的6月9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镜湖区文广新局、镜湖区文化馆、镜湖区非遗保护中心举行了相应宣传,介绍镜湖区境内的非遗项目名录、文物保护利用情况以及文化民生工程实施情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和地区历史的活的见证,保留着民族历史记忆、凝聚着民族的智慧、传递着民族情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传承文化血脉、维护精神家园、建设先进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镜湖区文化馆非遗办坚持不懈地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截至目前,镜湖区境内有国家级非遗名录1项,为芜湖铁画锻制技艺;省级非遗目录6项,分别是梨簧戏、耿福兴小吃制作技艺、广济寺庙会、张孝祥与镜湖的故事、四季春传统小吃制作技艺、张恒春中医药文化;市级非遗目录有5项,分别是湖阴曲、方村吃新、王少华梨膏糖制作技艺、芜湖麦秸画、芜湖通草画;区级非遗目录有13项,包括戴氏正骨术、方村流水湾马灯、金隆兴小吃制作技艺、吴波秋月的故事、同庆楼小吃制作技艺、芜湖炒货制作技艺、干将莫邪的传说、玩鞭亭的传说、芜湖婚嫁习俗等。
从2009年开始,镜湖区建立区级“非遗”名录,并申报省级、市级非遗名录,在明确了普查工作的目标、范围、要求和步骤后,建立了普查队伍,并于2014年初成立镜湖区民间艺术家协会,充分发挥协会作用,顺利完成了实物征集、图文编辑、文字整理、声像合成、光盘绘制等工作,将镜湖区各级非遗名录进行汇编,建立了数据档案,并拟出版镜湖区非遗一书。
镜湖区文化馆馆长柏天华表示,镜湖区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正确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整体性以及有效保护下的合理利用,积极构建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健全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推进镜湖区文化建设。记者 马正超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芜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开发布的一则行政处罚案件信息显示,上市公司九州通(SH600998)旗下的芜湖九州通医药销...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