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民张女士通过本报新闻热线3838110反映,大哥张金发(化名)1996年患上精神分裂症,此后家里又遭遇一系列不幸,“好在大哥有一帮好同学,他们有情有义,向我们家伸出了援手,我要代表我大哥,代表我们全家感谢他们。去年底,我大哥的公租房得以落实,这些老同学又集体捐资,要帮我大哥装修,让他能过得更好。”
1月22日,记者见到了张女士,她出示了一张表格,上面记录着张金发热心同窗们分别捐助的款项,多的有5000元,少的数百元,“不管多少,都是这些哥哥姐姐的一片真情,让我们非常感动”。记者注意到,张金发的这些同窗不但各自捐款,而且连同窗聚会的活动经费也捐了出来。
张女士告诉记者,他们一家是原方村人,兄妹四人,张金发是大哥,因为家庭贫困,二哥自小被送给他人抚养,她和张金发还有个弟弟,“大哥聪明、善良,1984年考取商校,1986年参加工作,多才多艺,会吹笛子、口琴,书法也不错,业务也好,可惜人太内向,1996年受了刺激患上了精神分裂症”。
她记得,作为一家人的希望,张金发患病后,全家人焦急万分,父母常常以泪洗面。张金发的中学同学张致富得知情况后,一趟趟帮着联系张金发的单位来处理,不厌其烦地帮助就医,才缓解了病情。从此,丧失了劳动能力的哥哥就回到老家生活,靠家人照顾。然而,噩运并没有放过这家人,2010年到2012年,张女士的父亲和弟弟均不幸离世,这些家庭不幸给张金发又带来一次次打击,病情屡屡加重,对家庭经济来说也是雪上加霜。张女士作为家里唯一有一定生活能力的人,也几乎绝望,张致富再次伸出援手,和当地相关负责人张国表一同帮助张金发按政策申报相关帮扶,让张女士和老母亲带着大哥再次渡过难关。
2016年,原商校计统841班30年聚会,大家都希望老同学张金发也参加,因为在2006年20年聚会时,张金发状况不错也参加了聚会,大家相聚甚欢。作为张金发商校期间关系不错的同窗,又是芜湖人的徐黎明和几位老同学在没有联系电话的情况下,开车到方村寻找。
他们最终找到了张金发和与他相依为命的老母亲,得知了张金发的遭遇后非常为其痛心,张女士告诉他们,大哥在清醒的时候自尊心非常强,不愿意别人帮助。看着张金发居住条件之差,徐黎明和同学们非常不忍,当得知政府已经落实张金发公租房后,他将张金发的境遇告知了能接触到的省内同学。大家知道后也自发为其捐款,希望张金发在拿到房子后能好好装修,和母亲过得好一点。
他们一再劝说张女士收下这笔钱,因为这是他们老同学的一片心意。最终,张女士代为收下这笔爱心款。1月22日,记者与张女士去荆山看了张金发已分到的公租房,50多平方米,房型挺不错。卫生间与厨房均由政府建设时装修好。张女士说,她一定会好好将这笔爱心款用好,待装修好后,会让大哥的老同学来参观,“对于不能来的大哥大姐,我也会拍照传给他们看。”她说,张金发以后搬到这边,她也会经常过来照顾他和母亲生活,“比到方村近多了。”
记者也与张致富、徐黎明等人取得了联系,他们说,张金发是个好同学,有才华,这样的遭遇太可惜了,“我们同学一场,不帮帮他心里过不去,而且现在政府政策越来越好,相信他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记者 吴敏 实习生 白宇
新闻推荐
1月21日上午,有市民打来电话反映位于北门附近有一名年轻男子疑似流浪街头。记者随即赶往现场了解情况,在附近居民的带领下...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