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旻
“从挂号、到候诊,看一次病大多数时间耗费在一轮轮排队上”,“哪些服务能预约,哪些项目能自助,不清楚”,“治疗方案、用药情况,患者和家属不了解”……这些问题,在目前群众看病住院中普遍存在,常常给患者和家属心里“添堵”。医改成效需要群众满意度为检验标准,在当前医疗资源紧缺,服务水平与群众需求仍有差距的现实下,如何尽可能地优化医疗资源配置,规范诊疗行为,让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明显改善,芜湖市一直在努力。
日前,芜湖市卫生健康委出台《芜湖市卫生计生行业作风整治和改善就医感受专项行动方案》,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坚持群众视野、患者角度、问题导向,以方便、快捷、规范、温馨为目标,持续推进行风整治和改善就医感受专项行动。
医疗机构的“行为规范”
结合芜湖市实际,专项行动中芜湖市卫健委具体制定了《芜湖市医疗机构改善医疗服务要求(试行)》和《芜湖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星级评估检查表(试行)》。
记者看到,服务要求中除提出宽泛的共性要求外,对门诊、急诊、住院如何改善医疗服务做了细化,并且对群众看病的“堵”“痛”点很有针对性。
比如在门诊服务上,提出“高峰时段单间诊室外候诊人数通常在10人以上的,需提供3种以上形式的分时预约挂号服务,预约候诊信息可实时在线查询。预约号过时后处理措施科学高效。”“诊室外单次挂号、缴费排队时间不超过10分钟;首诊患者诊室内疾病诊查时间不少于5分钟。”“医生排班合理有弹性,高峰时段能增加机动诊室接诊,患者在院候诊时间不超过1小时。”“二级以上医院能够自助打印检查结果。三级医院可线上查询检查结果。”
急诊服务上,有“急诊候诊时间不超过10分钟。需多学科会诊的,会诊人员到位时间不超过5分钟”“紧急病情评估和处置快速,急危重症病人抢救及时,医师到位时间不超过3分钟”“对急危重症患者、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人口实行‘先诊疗、后付费’”等等。
对于住院服务,则出现“入院72小时内向患者告知并解释治疗方案”“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3天”“能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有关诊疗信息、检查检验结果;入院72小时内向患者告知并解释治疗方案”等具体要求。
给医院打“星级”
有了标准,市卫计委要求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照要求,细化本单位改善医疗服务具体措施,并逐项分解落实,将改善医疗服务基本要求和具体措施培训到每一个人。
“将改善医疗服务要求融入到职务任免、职称晋升、绩效奖金、外出培训等制度安排中。对各公立医院,要求是建立完善医院党政齐抓共管、综合管理部门牵头推进的工作机制。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则是要加大行风和改善就医感受暗访督查力度,对发现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违规行为严肃查处。此项工作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责任考核。”市卫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从星级评估检查表上看到,一条条具体指标内容对应“好”、“中”、“差”的评价,分别计分,一、二、三级医院按照各自等级计算最终得分,从低到高得到“一星”到“五星”的不同等级。对患者来说,医院服务质量一目了然;对医院来说,也起到了直接的激励作用。
“改善群众医疗体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这是基层医改的一大目标。”市卫健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专项行动以行风整治为切入点,也是一次尝试,既在意识层面,将改善医疗服务纳入党的工作和医院管理重要内容,以党建带行风,规范服务用语、改进服务态度;也是在物资层面,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诊疗条件,美化就医环境,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同时是在技术层面的一次激励,“要大力提升医疗机构信息化水平,用信息技术进一步解决诊室外候诊、检查、抽血、取药等现场排队时间过长,诊室内询诊、查体时间过短等问题。”
新闻推荐
拖欠租金几千万 终审判后仍在“拖” 无视生效判决 “老赖”公司被“强制腾退”
被查封的办公室签订租赁厂房的合同后,多年来却不按照合同约定支付租金,安徽某保温材料有限公司累计拖欠租金高达7779万余元...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