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前夕,芜湖市开通了多条网络祭扫通道,以“互联网+”的方式为市民提供文明绿色的祭扫服务,在努力满足群众祭扫需求的同时,积极倡导祭祀新风,深化殡葬移风易俗。部分市直部门积极响应,发出网络祭扫倡议,引导干部职工选择文明低碳祭扫方式,抵制低俗祭祀用品和迷信行为,树立尊重生命、绿色文明的殡葬新风,助力社会文明进步。
去年3月下旬,芜湖市统筹考虑疫情防控需要和群众祭扫需求,尝试推出“云祭祀”服务。市民可以登录“皖事通·城市令”APP,点击“云祭祀”平台,通过献花、上香、寄语等形式开展在线祭扫。统计显示,开通数天时间,“云祭祀”平台累计访问量达数万人次,创建故人空间数千个,取得良好效果。今年在继续开通“皖事通·城市令”通道的基础上,芜湖市又在 “芜湖民政”微信公众号开辟了线上祭扫通道,市民可扫描识别二维码,进入网上祭扫页面,通过线上祈福、寄语留言、敬献物品等形式追忆先人,市民网络祭扫居家追思有了更多的选择。
清明祭祀扫墓,思先敬祖,寄托哀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通过祭扫活动,孝亲感恩,饮水思源,有利于传承优良家风、维系族群亲情、维护社会秩序。传统习俗不能丢,清明节内涵不能忘,但不妨碍在形式上与时俱进。充分借助现代数字信息技术,通过网络手段以虚拟化方式寄托哀思,实现了实物实地祭扫向精神传承的转变,有效地克服了传统祭扫方式的一些弊端。去年清明期间,正值疫情防控的关键期,虽然总体形势向好,但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网络祭扫模式最大程度减少人员聚集,严防病毒传播和交叉感染风险,成为芜湖市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群众祭扫工作的有益探索。这种创新性的祭扫方式,避免了污染环境,杜绝了火灾隐患,节约了开支成本,免去了奔波劳顿,阻断了病毒传播,而且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更加文明、安全、环保、节俭,更加契合时代潮流和发展趋势,我们完全有理由有必要把它固化下来传承下去,由权宜之计变为长久之策, 大力推广这种文明低碳祭扫方式,引导树立移风易俗新风尚。
清明是慎终追远、崇贤怀德、敦亲睦族的时节。文明祭扫、环保祭扫、安全祭扫,是时代要求使然,也是每位文明市民不可推卸的责任。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以网络祭扫、鲜花祭扫等文明低碳的祭扫方式表达崇敬之心、感念之情、传承之志,摒弃陋习,文明缅怀,争做时代新风的引领者、传统美德的弘扬者、移风易俗的践行者,为全面提升芜湖市城乡社会文明水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吴仕平
新闻推荐
本报讯4月3日下午6点,由芜湖亿品众合文化影视产业有限公司主办的《少儿成长不烦恼》第三季“红色经典献礼篇”启动仪式,将...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