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芜湖市积极推进“合芜蚌人才特区”建设,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加强芜湖市重点产业创新团队和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现特开设此栏目,反映人才队伍的风采。
□本报记者 江晟 实习生 祝婷 张敏
“我这儿是‘巨峰葡萄\’,颜色好漂亮啊!”“那儿是‘美人指葡萄\’,挺不错的!”昨日上午,芜湖县陶辛镇芜湖传云绿色果品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葡萄种植园内,走进了十多名来自市区的游客,他们提着篮子,一边欣赏各类葡萄,一边采摘着自己相中的果实。
“一个多月来,种植园每天不仅要接待市区的顾客,还要兼顾附近的外地游客。估计至少有5000多人次吧!”全国劳模、合作社负责人程传云乐呵呵地对记者说,每逢成熟季节,除了有大批游客外,各品种葡萄已通过社区直销、超市代销、水果市场批发、精品店总经销等途径,进入了市区及周边城市。
远离市区的葡萄种植基地,究竟有什么魅力能吸引众多市民及外地游客前来?这些葡萄又缘何热销?
全市第五批“555”产业创新团队之一——江淮地区葡萄简约化栽培技术研究创新团队的带头人、市种子管理站站长王志好介绍说,葡萄种植是一项收益较高的产业,但其生产操作劳动强度大、管理费工、技术要求高。他告诉记者,从地理条件上看,全省淮河以南区域,葡萄开花、结果期处于6月至7月的梅雨季节,且大多数种植园建在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的粘性土壤或水稻田中,葡萄病害严重,有防病管理成本大、果品化学残留、农田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已成为江淮地区葡萄种植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技术瓶颈,也是全世界葡萄栽培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去年,通过多次调研考察,他开始与传云合作社合作,试点在500多亩的种植园内启用新技术。 (下转2版)
图为王志好(右)在葡萄园内查看果实长势情况,给团队成员进行技术指导。 记者 杨大伟 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近日,芜湖县人大常委会就县法院民事审判工作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近年来,县法院认真履行民事审判职责,为维...
芜湖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