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丹丹 实习生 冯媛
教师节前夕,当魏勉在镜湖区教师节表彰大会上接过“镜湖最美乡村教师”的荣誉证书时,他的眼眶有些湿润:“这个荣誉不仅是对我个人的肯定,也是对所有乡村教师的肯定。”
魏勉是镜湖区荆山中学教师。自1992年从安师大毕业回到母校芜湖县荆山中学执教后,已在乡村教师的岗位上干了21年。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魏勉秉承的教育理念。在他看来,关爱学生要从细节做起,他舍不得任何一个学生掉队。魏勉现在所带的班级里有个叫何茹(化名)的女生,父母都是聋哑人,在外地工作,她和奶奶一起生活。因为家庭经济条件差,何茹性格比较自卑,在学校很少与同学交流,学习也没有太大积极性。魏勉得知情况后,多次上门家访,关注她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变化,鼓励她多与同学交流。一段时间过去了。何茹身上发生了巨大变化,她奶奶逢人就说:“多亏魏老师关心,小茹现在开朗多了,也越来越爱学习了。”
魏勉还清楚地记得以前带过的一个叫王雷(化名)的学生,他原先成绩不错,但到了初三关键时期却流连于网吧,成绩迅速下滑。魏勉把他叫到办公室问原因时,王雷一言不发。看到谈话没有结果,魏勉就让他先回家。中午放学后,魏勉立刻来到王雷家,看到他家开起了麻将室,他的爸爸也坐在麻将桌上,魏勉留下一句“你们的孩子以后我来管”便离开了。此后,看管、督促王雷完成作业就成了魏勉的另一项任务。每天放学后,魏勉陪着王雷把作业写完并检查完毕才放他回家,他还做出一个令其他老师咂舌的决定:每周六下午复习完功课后,允许王雷上一次网。其他老师都劝他别因此让孩子戒不掉网瘾,魏勉却说,相互信任才能形成合力。几个月后,王雷顺利考上芜湖市一所省示范高中。
“在农村,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家长观念难以转变。”魏勉告诉记者,荆山镇的经济比较发达,劳动力相对缺乏,很多家长只注重眼前利益,认为上学没什么用。而部分孩子受家长影响也萌生了不想上学的念头,“每当遇到不想上学的孩子,我就到孩子家里找到家长说理,再想办法教育孩子。”
魏勉班上有一位叫程健(化名)的男同学,初二下学期不愿意上学了,想出去学理发,跑来征询魏勉的意见。魏勉劝导未果后告诉他,你可以趁放假先尝试一个月,然后再做决定。 放假还不到一个月,程健打来电话说:“老师,我不想学理发了,还是回来上学吧。”
“我不是栋梁,但我的事业是栋梁;我不是未来,但我的事业是未来。”采访中,魏勉的这句话让记者印象深刻。魏勉说,他也曾想过离开农村,去条件好一点的学校任教,但想到这里的学生就放弃了,“孩子和家长对我有需求,我不能辜负他们。”
今年,镜湖区开展首届“寻找镜湖区最美乡村教师”活动,魏勉成功获选。探访中,大家才知道他自己还有一个身患残疾的女儿,忙碌的教学工作让他经常无暇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女儿。“爱人有时会抱怨我工作太忙,但在行动上还是支持我工作的。”魏勉说,他将一如既往地扎根农村教育,尽最大努力把农村孩子培养成材。
新闻推荐
民以食为天,是中国人的一句老话。解决吃好的问题,既是老百姓最重要的生活内容,也是政府的重要职责。芜湖县人大连续四年跟踪监督全县“菜篮子”工程建设,有力推动了这项惠及...
芜湖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