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付君兰 实习生 冯媛
11月5日,一场特别的座谈会在官陡街道内召开,娄世耕、娄世豪、王金财、俞仕高、何继兴5位年过花甲的老人被请到这里来,给市委宣传部、文委、地方志办、园林等相关部门的领导讲述几千年前干将莫邪芜湖铸剑的传说。这些老人都是神山脚下原花塘村的村民。“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化石\’讲述,深度挖掘干将莫邪故事,进一步梳理开发思路,为下一步打造文化旅游做基础。”此次活动的主办方,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干将莫邪故事流传至今
“干将莫邪的故事太熟悉了,”会议刚开始,娄世耕老人就争着发言,“神山上干将莫邪的淬剑池,面积很小,水量也不大,但从未干涸过。至今也是。”娄世耕还讲了一个故事,“过去山上还有个罗汉寺,寺里的和尚从来不下山挑水,总是舀淬剑池里的水。有一次,寺里的小和尚嫌水太少,想往下凿通泉眼,砸了没几下,一条青龙飞出,至当涂县青山,现在池里还留有传说中龙身划过的痕迹和开凿印记。”娄世豪老人紧接着又解释起罗汉寺,“明朝前期,神山南北住着两个姓邢的兄弟,神山北的哥哥家大业大,想建一座城,已建了99间房子,但当时法律规定,私人不许建城,否则斩首。哥哥为了保命,专门请来十八罗汉,建成罗汉寺,但朝廷还是征用了建城的材料,用来建造南京城墙。”……座谈会上,老年人七嘴八舌说得激动,记录人也听得用心,“我从小在神山上放牛,试剑石和淬剑池等遗址和传说再熟悉不过。现在要重新挖掘和开发,我很高兴。如果我听来的这些故事还能流传下去,为城市增光添彩,那算是我这辈子最有意义的事情了。”娄世耕说。
“芜湖这几年发展,神山附近的村民陆陆续续迁走,知道和了解干将、莫邪的人越来越少。”参加座谈会的市地方志办相关负责人谢迎春告诉记者,这5位老人所说的故事,虽然带有神话色彩,但给干将莫邪文化意义的挖掘增添了人文色彩,都可以作为打造干将莫邪故事的亮点。
条件成熟开发只待时日
“干将莫邪最早在芜湖铸剑是站得住脚的。《图经》云:‘干将淬剑于此\’,上有磨剑池。此外,《吴越春秋》、《搜神记》、《晋书》、《列士传》等文献均有记载。后来,1926年10月,鲁迅将这段故事演绎成《铸剑》一文,收入在《故事新编》里。从而使这个多少带有点浪漫色彩的传说家喻户晓。芜湖的各种地方文献,包括历朝修撰的《芜湖县志》,对干将莫邪在芜湖铸剑一事也均有详细记载。”在谢迎春看来,干将莫邪铸剑之所以选择芜湖,不仅因为芜湖资源禀赋好,冶炼的原料(铁矿石)和辅助材料(石灰石)都非常丰富,而且冶铁所需的主要燃料木炭可以通过青弋江、水阳江就近从皖南山区源源不断地运来,再加上邻近的铜官山、南陵县的铜矿,马鞍山的铁矿,都为干将莫邪在芜湖铸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史料记载上,干将莫邪铸剑遗址位于芜湖已成定论,再加上当地流传的各种故事传说,神山上散落的淬剑池、砥石、铁门槛、试剑石等遗址。参加座谈会的领导和专家纷纷表示,挖掘开发干将莫邪故事的条件已经相当成熟。“幸福是城市发展的功力,有幸福感的城市必定是一个有文化城市。芜湖有这么好的文化资源,如何做好干将莫邪的文章,把他开发利用好,从而打造文化芜湖、幸福芜湖,是我们下一步努力的方向。”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赵双华)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芜湖市不断加快城乡客运一体化步伐,市属各县区纷纷增加中心镇客运场站布点,着力改善换乘条件。继无为建成严桥、蜀山等3处农...
芜湖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