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向陈宏
一对老夫妻面临家庭赡养纠纷欲哭无泪时,“两代表一委员”矛盾调解工作室及时出面调处,化解矛盾——这是镜湖区在深化平安建设中的探索;一名空巢老人在家突然跌倒无助时,拨通了“一键通平安卫士”手机,一场生死时速大营救随即展开——这是南陵县烟墩镇推行“网格化连片”的收效。去年以来,芜湖市坚持用创新推进“智慧城市”的平安建设,构建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载体创新:营造平安建设支撑平台
“当前,社会矛盾呈现多发易发、错综复杂态势,社会治安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市综治办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芜湖市在坚持“更快破大案、更多破小案、更准办好案、更好控发案”,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的同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通过载体创新,在多个层级、多个环节创新构建了平安建设和矛盾纠纷调处的支撑平台。
在南陵县,何湾、三里、家发等镇结合辖区社会治安管理特点,探索建立了基层维稳应急处置工作新机制,充分发挥应急处置队伍人熟、地熟、情况熟、集结快、善做群众工作等优势,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妥善处置。
在镜湖区,各公共服务中心和社区创新搭建了以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人民调解员的“两代表一委员”调解工作平台,充分发挥“两代表一委员”的资源优势,为有效化解矛盾纠纷起到了催化剂作用。
如今,以基层维稳应急处置工作机制为内容的“南陵经验”、以“两代表一委员”调解工作平台为内容的“镜湖经验”已在全市乃至全省推广。
近年来,载体创新已催生了多个以爱心组织命名的社区矫正基地、以个人名字命名的调解工作室、以社团组织命名的志愿服务团队等。
体系创新:编织社会治理网络体系
近两年来,鸠江区以1号文件的形式、以项目运作的模式,不断创新社会管理的体系和机制。裕溪口街道以亲情化服务为核心、以便民利民惠民为中轴、以社区为平台,打造“一居一品”。如今,以“滨江玫瑰、幸福裕溪”为主题的社会化管理创新活动已成为该街道响亮的品牌;官陡街道以鸠兹社区为社会管理创新载体,从社区构架、管理模式上进行变革,将政府相关服务职能延伸到社区,搭建了从社保、卫生、教育到市容、治安、司法的集约化、全方位服务平台,使居民在社区就享受到“一站式”的公共服务。
体系创新的推进,使全市综治工作呈现出多点开花的局面。在弋江区,“两员进物业”成为中山南路街道的一道风景;在芜湖县,平安企业建设构筑了企业安全生产的保护屏障;在三山区,“网吧联盟”让未成年人远离了网吧;在繁昌县,信访接待中心成为化解上访群众心理疙瘩的“门诊室”。 (下转2版)
新闻推荐
“一产偏重、二产欠优、三产较弱,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对于省情,安徽人认识清醒;“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对于未来,安徽决策层意志坚定。“调结...
芜湖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