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坚院长陪同人大代表视察芜湖中院。
张坚院长、芜湖市市长潘朝晖旁听庭审。
省高院副院长石德和和人大代表一起察看芜湖中院文化建设。
代表们察看芜湖县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
6月16~17日,省人大常委会、省高级法院共同组织17位驻皖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走进芜湖市中级法院、芜湖县法院,视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情况。代表们通过旁听知识产权案件庭审,与法官座谈交流,参观当地知识产权保护较好的企业等形式,深入了解全省法院工作情况尤其是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情况,切实感受和体会到法院和法官真实工作状态面临的实际困难,对审判执行工作和司法改革等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
代表、市长、院长旁听庭审
6月16日上午,芜湖市中院开庭审理一起专利权纠纷案件,这是该院自2016年1月1日起,集中管辖皖东南8市的第一审专利民事案件以来,审理的第一起跨区专利纠纷案。该院新收的19件专利权纠纷案件中,跨区域专利权纠纷案件4件。
省高院院长张坚和芜湖市委副书记、市长潘朝晖及人大代表们准时来到法庭,旁听这起专利权纠纷案件的庭审。
来自苏州工业园的原告金红叶纸业公司,状告安徽省池州市的合顺纸业公司的三款纸品侵害其所有的外观设计专利权,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停止侵权行为、销毁侵权产品并赔偿各项损失合计20.5万元。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审理,经法官庭后主持调解,被告表示停止侵权,愿意作出赔偿,原告撤诉。
张坚和人大代表们就司法如何更好地保护自主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服务“三个强省”建设进行了座谈。
“这起外观设计专利侵权案件虽是人们日常用的纸巾包装设计,标的不大,但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庭审程序很规范,充分维护了双方的合法权益。”全国人大代表、民革安徽省委副主委李爱青说,“知识产权是企业创新的重中之重,希望省高院加强依法保护,推动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化,加大新业态新领域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着力构建公平公正、开放透明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和市场环境。”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中心主任李晋说:“我多次到芜湖市中院旁听知识产权案件的庭审,法官仪态端庄,庭审驾驭能力强,司法效率较高,希望继续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作用。”
芜湖市是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是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的组成部分,经过8年建设,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加速递增。“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应该是GDP,不应该是财政收入,而应该是人才保有量和专利保有量。”潘朝晖说,芜湖的万人有效发明专利达到13.6件,全省最高。科技创新环境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芜湖市中院在法治社会建设,尤其是在规范各种经济活动社会关系秩序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提升芜湖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潘市长参加旁听一个关系百姓生活、关系技术创新的案件庭审,这在全国也是一个先例,能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省高院院长张坚说,“这次来视察的许多代表是科技创新领域的领军人物,他们对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见解很专业、很精准,是我们的老师和专家。”
“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是中央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要求,安徽作为第二批司改试点省份,已经进行专利案件分片跨行政区管辖改革。芜湖作为‘试验田\’,代表来视察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意义很大。”张坚指出,最近,国务院批准建设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安徽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平台。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创新发展的法治环境,人民法院责任重大。全省法院要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扩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宣传,增强全社会对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意识,为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省,保护和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性,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优质的司法服务。
培养专业队伍,保护科技创新
参加这次“人大代表看法院芜湖行”活动的省人大代表,分别来自蚌埠、黄山、亳州、淮南、六安、宿州、淮北、芜湖等代表团;既有政府机关代表、企事业单位代表、专家以及基层单位代表,也有知识产权领域的专家,有3位代表还是省高院的特约监督员。他们走进诉讼服务中心,了解诉讼服务情况;深入执行指挥中心,现场观看法官通过司法查控网查控财产;和法官交流,了解法官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参观鸠江开发区机器人产业园,询问企业知识产权保
护现状。
全程陪同视察的省高院副院长石德和向代表们介绍了全省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15年,全省法院受理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2860件,比2014年上升101%;今年1~5月份,收案量为2011件,同比增长113.26%,其中芜湖市中院、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收案822件。新类型案件、含有域外因素的知识产权案件日渐增多,知识产权案件数量的高速增长包含了更高的技术“含金量”和更激烈的利益争夺,导致审理难度日益上升。
“省高院一直重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重视依法创新,推动社会进步。”省人大代表、黄山市知识产权局原副局长刘丽辉说,随着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知识产权案件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对法官要求越来越高,对法院、法官将会是一个重大挑战。今后,法院要更加重视培养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官。建议引进、培养知识产权方面的人才,打造专业化知识产权审判队伍。组织专业的合议庭审案,对新类型、疑难案件组织专家商讨。要进一步通过公开审理知识产权案件,推动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公民知识产权的维权意识,从而推动科技创新。
维权成本高和赔偿数额低是当前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两大突出问题。全国人大代表、芜湖新兴铸管公司的陶群南建议,为体现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导和基础性作用,法院要坚持全面赔偿原则。尤其是对一些恶意侵权行为,加大损害赔偿力度,严厉打击此类恶意侵权行为,以减少继发性侵权的发生。
省人大代表、六安市裕安区环保局高级工程师戴玲建议,建立知识产权立体保护常态化工作机制。各地法院要进一步加强与公安、检察、工商、版权、专利以及海关等知识产权保护职能部门间的业务交流、信息沟通,不断拓展合作空间,实现信息共享,形成司法保护与行政执法的良性互动,构建知识产权立体化保护格局。
“要尽快构建知识产权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省人大代表、百丽鞋业宿州有限公司的王董建议,应该发挥行业协会和科技专家的优势,实现知识产权诉讼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委托调解、行业调解、科技专家调解等的有效对接与整合,推进知识产权纠纷的社会预防与多元化解决。
6月17日,在芜湖县法院举行的反馈会上,代表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芜湖市两级法院、全省法院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及其他工作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石德和向代表们表示,代表们发现许多新问题,提出许多好建议,为法院找准了需要提高的地方。芜湖市两级法院和省高院将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结合各项工作实际,深入研究落实代表们的意见建议,分别制定具体的整改落实方案,并层层落实到相关部门,确保整改到位。 周瑞平/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一产偏重、二产欠优、三产较弱,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对于省情,安徽人认识清醒;“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对于未来,安徽决策层意志坚定。“调结...
芜湖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