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柳州经济数据增长预计 徐倩/制图柳州今年将着力打造以柳东新区为代表的一批产城融合发展示范点,柳东新区目前已有不少企业进驻。今报记者张存立摄
今报柳州讯(记者刘山)把柳州打造成为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是柳州未来几年的发展目标定位。市委书记郑俊康在昨日的中共柳州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体会议上表示,柳州要迅速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打造引领和主导区域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郑俊康代表市委常委会向全会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实业兴市,开放强柳,打造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工作报告。这次全会的主题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实施“实业兴市,开放强柳”战略,加快经济升级、城市转型,打造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
全会通过了《中共柳州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决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柳州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全体(扩大)会议公报》。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实业兴市,开放强柳,打造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工作报告主要内容有:
打造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
郑俊康昨日在报告中说,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即将上升为国家战略,自治区启动实施“双核”驱动战略并提出“两个建成”奋斗目标,形成了全新的战略发展格局。所有这些,为处于升级转型攻坚关键时期的柳州,带来了重大机遇和挑战。
“把柳州置于新的改革发展大局,进一步传承和创新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实业兴市,开放强柳\’战略,尽快把柳州打造成为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郑俊康说。为此,柳州市要全面做强实体经济,带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大提升;建设公平法治、开放包容的城市环境,使柳州成为吸纳聚集资源的洼地、创新创业发展的福地。
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柳州将加快拓展新能源产业领域,将以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管网在柳贯通为契机,以新能源工程机械和新能源汽车为导向,依托技术创新和商业创新模式,推广新能源工程机械和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培育发展新能源产业链,打造广西新能源工程机械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尽快启动污染企业搬迁改造
柳州将重点打造一批高等级城市综合体和特色城市景观,适时启动第三城区发展规划,着力打造以柳东新区为代表的一批产城融合发展示范点。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城镇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加快推动高污染风险产业退出市区,尽快启动柳州电厂、柳化等污染企业搬迁改造。
打造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
建立和完善以服务城乡居民消费为主的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几家全国一流的购物中心,引进大型电子商务交易企业在柳州设立区域电子物流配送中心。加快把柳州打造成为西江经济带区域投融资中心、保险和金融服务中心。鼓励并支持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成立中小型银行。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工业旅游、商务旅游、自驾旅游,提升旅游项目建设质量和旅游产品品质,强化柳来河区域旅游合作。
提升区域性交通枢纽地位
重点加快推进柳肇铁路建设和柳韶铁路的规划落地,全面打通连接大西南与粤港澳的铁路大通道。继续推进柳州-梧州、三江-柳州、柳州-武宣、阳朔-鹿寨、三江-桂林、桂林-柳州-南宁高速公路改扩建等工程。争取开通至东盟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国际航线,力争提升飞行区等级至4E。
【核心数字】
据初步统计,2013年柳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16.9亿元,增长10%;工业总产值4020.7亿元,增长12.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62.6亿元,增长19%;财政收入285亿元,增长9.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8.5亿元,增长14.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77元,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7557元,增长12%。
2014年柳州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全部工业总产值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财政收入增长9%;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
新闻推荐
●肖杰明1960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彩色故事片《刘三姐》在全国放映后,在国内引起轰动,刘三姐故事感人,歌曲广为传唱。1961年,电影《刘三姐》在国外公映,风靡东南亚,三姐山歌让东南亚观众陶醉,收到了...
梧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梧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