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言
据《西江都市报》报道,位于长洲区新兴二路8-8号的一家饭馆由于油烟直排,影响了居民日常生活。在接到居民投诉后,梧州市城市管理执法部门的执法人员数次与饭馆经营者沟通,并下发整改通知书,督促经营者安装油烟净化器。目前,该饭馆的经营者反馈,已向环保部门申请对饭馆排放的油烟进行检测评估。
看到这里,似乎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但笔者认为,其实问题才刚刚开始。
从报道中不难看出,这家饭馆开在了居民楼的二楼。也就是说,这并非一家临街铺面的普通饭馆,而是一家近年来开始出现并逐渐流行的“私人厨房”。
这几年,不少市民的微信朋友圈里出现越来越多的“私人厨房”,经营品种也从原来的蛋糕、卤味等糕点、小吃,发展成定制菜单。由于这类“私人厨房”大都在微信上“口口相传”,而且经营方式灵活,可以开展个性化定制,满足了不少消费者各方面的需求,因此生意也十分红火。一些网红“私人厨房”,甚至要提前多日预订。
虽然“私人厨房”受到不少市民的追捧,但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绝大部分的“私人厨房”属于没有卫生、工商等证照的“裸奔”式经营,美食制作者本人的身体是否健康、饭菜的卫生如何保障、食材的质量如何保证等问题,成了市民的心头隐忧。
此外,一些“私人厨房”营业时段上门吃饭的人比较多,炒菜时的油烟、吃饭喝酒时的喧哗声等,也对附近的其他居民带来了明显影响,此前,《西江都市报》曾对国龙盛世龙庭住宅小区里一家专吃小龙虾的“私人厨房”存在食材不新鲜、油烟过大等问题进行过报道。
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市民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管理和监督,让“私人厨房”持证上岗。
据悉,从2016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要求,网络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法取得许可,无证商家将陆续被平台清退。根据这些法规,梧州市的无证经营、依靠微信来营销的“私人厨房”属于被清退的对象。但是,存在即合理,“私人厨房”这几年来的发展如此迅速,市场和空间都比较大,一棍子打死并非良策。只有通过工商、食品药品监督、城市管理执法等部门共同采取有力措施,既要加强对“私人厨房”市场的清理整顿,又要对那些符合条件、市民欢迎的“私人厨房”进行规范管理,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新闻推荐
梧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协办您知道真菌毒素是什么吗?它是怎么进入人体的?吃了含有真菌毒素的食物对人体一定有害吗?生活中我们要怎样避免食用真菌毒素污染的食物?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先了解一下食...
梧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梧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