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利平)出家门就进入工作岗位,发现问题随手一拍,及时反馈、交办和整改问题。三个月以来,长安区住建系统干部职工共发现2268个问题线索,现场上传问题照片6000余张。4月26日,在长安区举办的“最美建设人”五一国际劳动节表彰大会上,住建局出门就上班管理办公室获工人先锋号荣誉,董辉、张香等10名“出门就上班”先进个人受到表彰。
记者了解到,今年年初,长安区在全区领导干部中开展“讲政治、敢担当、改作风、换脑子”专题教育活动,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树立务实作风,真正为全区百万人民做些事、做好事。从1月份起,住建局结合职能职责和城乡建设实际,开展“出门就上班”主题实践活动,全系统900多名职工走出家门就上班。该工作机制要求职工在巡查、上下班、双休日和节假日期间,主动去发现市政、建筑工地、治污减霾、建筑外立面改造等方面问题,并第一时间上传照片至工作群。照片上传后,“出门就上班”办公室工作人员马上赶往现场核查,涉及住建局的直接办理,不属住建局职能范围内的主动对接城管、交警等部门,确保整改到位。同时制定了“发现上报、反馈处置、跟踪监督”三步工作法,并推出“红黑榜”进行奖励和处罚。从年初到现在,长安区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都投入到“出门就上班”的工作状态中,他们聚焦道路、井盖、路灯、天桥、围挡、排污口等10个方面30多项问题。共收集各类问题线索近3000个,受理市政设施、照明设施等问题1456个,转办其他单位420个;已整改1278个,纳入长效管理或者改造计划122个。“出门就上班”累计出动车辆2100余台次、工人6800余人次,维修人行道3800余平方米,更换道沿等1700余米,安栽阻车石190个,更换井盖220套,维修照明设施1860个,更换、整理电缆7500余米。
开展“出门就上班”主题实践活动,就是要通过敢于自我揭短、刀刃向内,破除城乡建设管理上的“肠梗阻”和“地牢”思维,唤醒主人翁意识,由事后解决向事前发现转变。“修好百姓脚下路,点亮群众门前灯,架起市民连心桥,实实在在改作风、办实事、解难题。”长安区住建局局长吴海军表示,下一步将按照分段、分片,定岗、定人的原则,考虑把工作业绩纳入干部评优考评,继续精耕细琢城乡建设管理。
新闻推荐
华商报讯(记者郭小雄)4月21日,第四期“长安面对面”发布会在子午街道台沟村举行,长安区常务副区长刘国荣、副区长严广运作《...
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长安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