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厅市共推科技创新 支撑引领跨越发展

来源:榆林日报 2009-12-21 13:35   https://www.yybnet.net/

市政府与省科技厅建立科技创新工作会商制度

背景

合作

科技创新是榆林跨越发展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榆林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驱动力,大力实施“61211”科技创新工程,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全市科技进步水平得到了较快提升。省科技厅厅长张炜认为,榆林高度重视科技工作,科技政策日臻完善,科技投入不断加大,特别是围绕煤、气、油、盐等重点领域组织了关键环节和共性技术的研究,科技创新稳步推进,同时还加快搭建校地合作平台,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榆林科技工作富有特色、成效显著。

当前,榆林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科教引领、创新转型”的关键时期,但榆林科技创新力还不够,科技支撑力还不强。建设中国经济强市、西部文化大市、塞上生态名市,推进榆林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现代特色农业基地、陕甘宁蒙晋接壤区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建设创新型榆林,促进榆林跨越发展,需要科技创新的强大支撑,也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建立厅市科技创新工作会商制度,每年实施一大批科技合作项目,这将有利于集成科技创新资源,提升榆林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在榆林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推进榆林实施“科教引领、创新转型”战略。

合作

五大协力合作提升榆林科技创新能力

一、共同推进榆林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

2009年10月,国家科技部批准榆林建设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榆林成为西北地区第一个建设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地级市。

通过项目带动、科技引导和试验示范,积极探索榆林资源开发的新机制,引领经济增长方式由资源消耗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加强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将实验区建设成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实验基地,建成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的示范基地。

二、共同推进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

充分发挥科技进步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重点围绕煤、气、油、盐、农副产品深加工、新材料、精细化工等领域,协调整合在榆的科技资源,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建成一批高新技术专业产业示范园,孵化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创办大学科技园,促进产学研合作交流,推进成果示范转化,使园区成为一个集“产、学、研”于一体的科技创新示范区,成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示范区,成为榆林资源及产业优势与全省科技人才优势良好结合的示范区。

三、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

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加大优良品种、设施农业、绿色种养、农业机械、农产品加工利用等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和创新的支持力度。建成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与基地,围绕水、土地等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全面节约、有效保护,产学研结合,着力开发、示范节水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

四、推进能化基地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换代工程建设

围绕煤、气、油、盐、电力、化工、材料七大支柱产业和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进行关键环节和实用技术的开发应用,有效解决保水采煤、提高煤炭和油气采收率及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发展和延伸产业链等方面存在的技术问题。引领建设一批大型煤电一体化、煤间接液化、煤制甲醇及MTO、煤焦化、煤盐化工等标志性示范工程,做大做强创新型能源化工产业集群,促进能源化工产业升级换代。

五、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及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建设“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的创新体系。建立榆林市科技资源中心,实现与省科技资源中心和国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对接,实现中省在榆科技资源的有效集成和开发共享,将该中心打造成为资源整合、项目管理、咨询服务、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对外合作等高水平专业化机构,整合科技资源、加快技术转移,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供强有力的服务平台。

12月11日,市长胡志强,省科技工委书记、省科技厅厅长张炜分别代表市政府与省科技厅在古城西安签署科技创新工作会商制度议定书,建立厅市会商制度,为榆林科技事业发展带来新契机,给榆林科技创新再添新动力。

厅市双方将以科技项目为载体,以集成科技创新资源为突破,力争在榆林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现代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能源化工基地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换代工程、科技创新体系及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等五大方面取得新进展,以共同提升榆林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对榆林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全力推动创新型榆林建设,努力促进榆林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编者按

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促进榆林跨越发展

榆林市人民政府市长胡志强:

建立厅市科技创新工作会商制度,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榆林跨越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建设创新型陕西的重要举措。目前,榆林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科教引领、创新转型”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科技创新的强大支撑。

建立厅市科技创新工作会商制度,就是要集成科技创新资源,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催生榆林发展内力,发挥人才与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推进榆林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现代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能源化工基地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换代工程、科技创新体系及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促进榆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榆林将充分利用科技创新工作会商平台,认真落实会商确定的各项任务,切实加大投入,全面推进与省科技厅的合作。双方要密切协调配合,及时沟通对接,不断完善合作机制,创新合作形式,丰富合作内涵,确保每年实施一批科技合作项目,实现互利双赢。

榆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兰新哲:

厅市建立科技创新工作会商制度,搭建工作互动平台,这将更加密切省市工作联系,有效集成科技资源,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对于更好地推进榆林实施“科技引领、创新转型”战略,实现榆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

近年来,在省科技厅的支持与指导下,榆林科技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榆林将不断加强与省科技厅的合作,采取有力措施,把厅市会商内容落实到实处,确保与省科技厅合作共建的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见到实效,推动厅市会商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加快建设创新型榆林做出贡献。

省科技工委书记、省科技厅厅长张炜:

省科技厅将以建立科技创新工作会商制度为契机,更好地发挥科技支撑和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全力支持榆林实施“科教引领、创新转型”战略。省科技厅将加强省、市相关科技计划的衔接,加大经费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与榆林的合作与互动。

榆林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和自主创新政策的落实,优化科技发展环境。充分利用已建立的校地产学研合作机制,进一步研究制定吸收、激励外地科技人员来榆创业的政策措施,创新体制机制,切实用好人才,加快技术转移,积极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要继续发挥地方特色优势,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和服务平台,加大技术试验、示范力度,大力提升现代特色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榆林特色农业基地建设。要加强节能减排科技工作,继续抓好榆林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围绕能源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和科技示范工程项目,积极引领经济增长方式由资源消耗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将实验区建设成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实验基地,建成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的示范基地,为榆林发展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榆林市科技局局长韩宇平:

厅市会商制度的建立,是榆林市科技事业发展的一次难得机遇,是推进榆林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大动力。

在今后的工作思路中,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科技工作全局,坚持以应用为导向的自主创新战略,以建设经济强市为目标,以厅市会商为契机,以实施“61211”科技创新工程、“125”科技创业工程为抓手,以集成科技资源为突破,竭尽全力做好项目的衔接配套工作,积极争取省科技厅重大项目在榆林的布局与实施,努力使榆林成为陕西创新体现的重要节点,进一步增强科技对榆林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

声音

(本报记者张红红整理)

新闻推荐

积极引导信贷投放 服务榆林经济发展

本报记者李狮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榆林中心支行积极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效引导信贷投向,全力促进“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政策的落实,为榆林市采取“五促三保”措施,摆脱金融危机影响做出了积...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厅市共推科技创新 支撑引领跨越发展)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