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和——
榆林是一片投资的热土,更是创业的热土,每年都会有不少外地年轻人怀揣梦想来到这里,郑国和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循着爱情的足迹来这里工作,在全新的事业起点上寻找人生的方向。
郑国和是安康人,在大学的时候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大学毕业后妻子回到了她的家乡榆林工作,而他自己留在了西安继续读研,在读研的过程中他们喜结良缘。“那时候我就下定决心毕业之后要到榆林工作,把自己的学识和热情投入到这片土地上。”回忆起当初的时光,郑国和满脸兴奋。
2009年6月研究生毕业之后,郑国和参加招聘会,被位于锦界的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神木天元化工有限公司看中,由于提供的岗位和专业与他所学的比较吻合,他就选择了这家企业。“刚来的时候我很不适应,离开学校,离开城市,走进满是黄土和荒漠的世界,心里的酸楚和无奈不是可以言语的,心理和生活习惯都遭到了‘挑战\’,这里没有大都市的繁华,工作环境也远比想象的艰苦,巨大的工作压力曾使我一度颓废不已,我问自己难道我的选择是错的吗?”他给笔者说起了自己的心情变化,“我的颓废思想很快被妻子发现了,她和我深谈了几次,教我这个外乡人如何热爱榆林,如何用积极的眼光和态度看待榆林的快速发展。渐渐地我发现我开始喜欢和榆林人打交道了,喜欢在这里的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了,也对自己的事业和生活的城市充满了信心。榆林是一个能源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在这里我的学识能得到展示,我的热情能得到释放,我这个外乡人也能在这里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
郑国和的网名叫做“麦田的守望者”,他说自己愿做一名生活的守望者,只要有付出肯定就会有回报,生活是最公平的,她会奖励你流淌的汗水,也会惩罚你懈怠的心情。经过半年工作的磨练,现在的郑国和已经逐渐成熟,他将自己接下来的20年按5年一个阶段进行了划分设计。他的面前已经展开了一条康庄大道,而他将带着自信不断向前。文/王婷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郝沛刘屏报道1月30日,是铁路部门迎来的第一个春运高峰日。就在西安开往榆林的7006次旅客列车上,一名年轻男子拒绝购买火车票并声称,自己是陕西广播电视报驻陕北办事处记者,并出示了工作证...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