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榆林铁路建设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榆林市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日前出台。该规划确定了榆林今后20年铁路干线、支线、专用线建设目标,并提出了榆林东出海港、南联陇海的第二通道的构想。
该规划是在根据国家能源建设战略西移和陕西省建设西部强省,把榆林建成我国20世纪能源接续地的战略目标,按照榆林各矿区总体规划和功能定位、园区设置、城镇规模,在对2015年、2020年和2030年(展望)的运输需求作出预测的基础上,结合国家铁路网发展后作出的。
规划的研究年度分为3个阶段,近期为2015年,远期2020年,展望2030年。根据规划,2010年,榆林将完成包西铁路和太中银铁路的双线建设,并建成红柠、榆横一期、小纪汗等专支线12条;2015年,全市建成169.5公里铁路干线和21条128公里专支线;2020年将做好南通陇海干线通道衔接工作,并完成17条189公里的专支线建设;到2030年打通包西第二通道,完成8条专支线建设。届时,榆林境内的铁路总延长里程将达到1694公里,其中,干线铁路1079公里,干线密度每百平方公里2.47公里,电气化里程1419公里,形成 “三横两纵”通江达海的铁路干线骨架。
该规划整个编制过程历时8个月,参与规划编制的专家和设计人员多次赴铁路沿线现场调研,广泛搜集资料,先后召开各类专题会议30多次,征询意见近400人次。2009年12月2日通过评审,并按照评审意见,最终编制完成。
□本报记者 高鹏
7条铁路将撑起
“三横两纵”干线铁路网
神木北—大保当复线铁路:
运输需求最大的一段铁路
该段铁路是原有神延铁路的一部分,其复线与包西铁路复线同步进行单线电气化改造,全长78公里。该段铁路经过神府经济开发区,运输需求极大。
神木红柳林—瓦塘铁路:
榆林出海又一大通道
该段铁路可减轻榆林煤炭南下压力,又形成了与大秦、神朔铁路平行的榆林东出直达海港的又一大通道。该线全长72.8公里(榆林境内约59公里),从神木—大保当铁路神木红柳林车站引出,跨黄河到山西省兴县瓦塘,与苛瓦线贯通。预计榆林境内投资24亿元,为国家I级铁路,单线建设,预留复线。
包西第一通道:
榆林对外铁路最主要通道
包西通道是榆林对外铁路最主要的通道之一,以大保当分界,向北新建包头—大保当复线,全长238.8公里(榆林境内约63公里);向南大保当—张桥段,全长561.6公里(榆林境内约220公里)。该线榆林境内车站大部分建有专用线和装车煤台。该段铁路为国家I级铁路,复线。
包西第二通道:
榆林以南新通道
预计到2030年,包西通道特别是榆林以南部分一条复线将不堪重负,建设榆林以南新通道势在必行。规划建议提前实施榆林—靖边—庆阳—西安的包西第二通道,形成包兰铁路与陇海铁路间的第二条南北通道。
太中银铁路:
连接西北至华北重要通道
该铁路是国家路网规划中西北至华北的重要通道,该线正线全长746公里(榆林境内348公里),从定边向西分别引向银川和中卫,接包兰线。榆林境内投资约127亿元,该段铁路为国家I级铁路,太原南至定边为复线。
准朔铁路:
虽短却意义重大
该段铁路东起山西朔州,西至内蒙古鄂尔多斯准格尔旗,途经马栅进入府谷县,设油房坪车站。全长215公里(榆林境内约26公里),计划2011年建成通车。虽然该铁路在榆林市境内只有26公里,只设一个车站,但它结束了府谷境内无国铁的历史,使黄甫川、清水川、庙沟门等工业区有条件与国铁干线相连,也使榆林北部增加了一条新的大能力重载列车外运通道,意义重大。该段铁路为国家I级铁路,单线建设,预留复线。
准神铁路:
准朔和神延铁路的联络线
该段铁路是蒙陕接壤区的一条干线铁路,是准朔铁路和神延铁路的联络线,北起内蒙古准格尔旗,沿勃牛川进入府谷,绕神朔铁路的神木北站与神延铁路红柳林车站连通。全长62公里(榆林境内约44公里),投资12亿元。该铁路为国家I级铁路,单线建设。
做好与国家路网主骨架的衔接,提高对国家路网主骨架的运量支撑。结合国家通道建设拓展规划,实现榆林干线铁路通江达海多通道,减少迂回运输,提高便捷程度。努力完善铁路专支线网络建设,提高网络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厂矿企业运输需求。充分考虑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实现榆林铁路建设跨越发展和铁路运输的畅通无阻。
铁路建设思路
“三横”:太中银铁路、神瓦铁路、神朔铁路
“两纵”:包西铁路、包西第二通道
制图/贺晓瑜
规划建设进度
根据规划中的铁路建设计划,2010年,榆林市干线铁路将完成包西铁路复线改造,建成太中银铁路,朔准铁路完成投资80%,并建成8条专支线铁路。全年完成建设里程784.6公里,完成投资239.8亿元;
2015年,榆林市将建成朔准铁路、神瓦铁路单线及准神铁路单线等干线铁路,建成榆横铁路等17条专支线,完成建设里程350.6公里,完成投资123.5亿元;
2020年,榆林市将建成清水川、黄甫川、庙沟门专用线等13条专支线,完成建设里程333.1公里,完成投资62.6亿元;
到2030年,榆林市将建成靖边—吴旗铁路、太中银定边—银川双线改造、神木到瓦塘复线改造等干线铁路工程,建成7条专支线,建设里程203.4公里,完成投资61.68亿元。
坐上火车走天下
榆林80%的货物靠铁路运输
铁路运输具有运力大、运距远、低能耗、少污染、全天候、安全性好、能源适应性强的优势,特别是对资源开发型经济,优势更为明显。
榆林是个依托资源发展的城市,资源的开发离不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从1989年有了第一条铁路包神铁路后,榆林到现在有包神、神朔和神延3条对外铁路干线,加上即将建成的太中银铁路,全市已有铁路全长776公里,形成了“两横一纵”的铁路干线骨架,担负着80%左右的货物运输和15%左右的旅客运输任务。同时,全市现有及在建专用线27条,约150公里。2008年,全市铁路客运量352万人次,货物运输量9290万吨,是榆林交通运输中最重要的骨干力量。
2030年,榆林铁路旅客发送量将达1840万人次
是2008年的5倍
目前,榆林铁路旅客发送量全部由西延铁路公司和神华铁路公司承运,受运输能力和运营体制的限制,长期以来,买票难乘车难一起困扰着榆林市旅客的铁路出行。
随着榆林市铁路网的逐步完善,包西铁路复线、太中银铁路建成营运后,铁路的运输量必将大幅增长,旅客发送量所占比重会越来越大。预计2015年全市铁路旅客发送量为900万人次,2020年为1260万人次,到2030年达到1840万人次,占全社会旅客总发送量的28%。
2030年,榆林铁路货物发送量将达3.42亿吨
是2008年的近4倍
随着榆林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不断推进,榆林铁路货物发送量将不断增大,规划根据榆林市煤炭预计产量及转化后的产品产量,预计到2015年榆林市铁路外运总量将达到2.3亿吨,2020年为2.39亿吨,到2030年将达到3.42亿吨。
根据分析,榆林市铁路货运主要集中在神府、榆神、榆横各矿区和煤化工区。神朔、包神铁路除神华煤炭外,难以承担地方的大量外运需求。新建的包头到大保当双线是榆林市铁路外运的重要北通道,该铁路运送能力较为充裕;榆林以南路段将难以满足运输需要,所以,规划强烈建议建设包西第二通道。C②
——榆林铁路运输现状及展望
榆林铁路专支线
铁路专支线是铁路运输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干线铁路的重要助手和窗口,也是干线铁路吸纳、集疏地方厂矿企业运输量的重要手段,完成着干线铁路无法实施的运输直达业务。
根据规划,榆林市共规划建设支专线55条,其中30公里以上的长大专支线5条,252公里,包括红柳林至神木西专用线,榆横煤化工专用线,榆林榆佳铁路专用线,小纪汗专用线和黄甫川、清水川、庙沟门铁路专用线。
根据榆林城乡建设、厂矿企业的发展、工业物流园区的设置,规划列出了50条一般专用线的技术标准,约290延长公里。其中,与包西铁路接轨的专用线有17条、与神延铁路接轨5条、与太中银铁路接轨7条、与榆横铁路接轨10条、与红柠铁路接轨2条、与榆佳铁路接轨4条、与神朔铁路接轨2条、与准神铁路接轨2条、与榆靖铁路接轨1条。
(万吨、万人)
榆林市铁路、公路历年客货发送量趋势图
(年份)
新闻推荐
改善投资环境 促进跨越发展——2008年度榆林市投资环境综合评价调查总报告(摘要)
由榆林市投资环境110办公室与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民意调查中心合作开展的年度榆林市投资环境综合评价调查项目今年已是第四次开展。本次投资环境综合评价调查在总结前三个年度评价经验的基础上,采用...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