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赵女士接到一大包快递,一看是在外地读书的女儿寄来的,她满心欢喜。赵女士心想,“孩子长大了,知道疼父母了,还特意寄来新年礼物”。可当她当着邻居的面打开包裹时,却觉得既无奈又尴尬,原来女儿寄回的是一大包脏衣服。(3月3日《西安晚报》)
本想开心、温馨地笑纳女儿寄来的新年礼物,打开后却发现是一堆脏衣物,碰上这样的尴尬事,不论是谁都会气不打一处来。
可是,对于这样的尴尬,我却对赵女士没有丝毫同情,反倒想问问赵女士,平时你是怎么教育女儿的,孩子如此,你自己真的一点责任都没有吗?
其实,类似事件媒体已经不止一次报道过。可是,每每出现这样的事情,家长们总是习惯性地回避责任、责怪子女,似乎责任全在子女一方。总认为自己做得足够完美了,没有什么对不起子女的,可为什么他们就不能体谅自己,居然还干出这样的出格事。
不错,为了孩子的幸福,我们的家长付出确实够多了,甚至有些过头。回头看看时下的家庭教育,大多数家长喜欢对孩子实行“包办”,凡是家长能够做到的,绝不欠子女的,吃、穿、坐、行一切包揽。也许在家长眼中,只有让孩子吃大餐、穿名牌、住洋楼、坐汽车,才可以尽到一个家长的责任。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到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这句歌词直白地告诉我们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磨难和曲折必不可少。可是,我们的家长除了一味“满足”孩子之外,几乎没有半点挫折教育、逆境体验。如此溺爱,只会把孩子变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废人,又怎么会体验幸福来之不易,怎么会珍惜父母创造的一切,怎么会养成勤勉刻苦的自觉习惯……
说白了,是父母的好心办了坏事,都是溺爱惹的祸。这种包办式教育直接把孩子变成了温室中的鲜花,经受不了风吹雨打。相反,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会养成好攀比、怕吃苦的公子习性,更可怕的是,娇惯纵容的环境,还容易让孩子们变得自私冷漠,缺乏人情。
家长们,你们能包办孩子的童年、少年,却无法承揽他们的中年、老年。要知道,适应未来、参与竞争还得靠他们自己去打拼、去争取;何况他们还是国家事业的继承人,肩负建设国家、振兴华夏的重任。以这样的能力和品质,又怎么能胜任更高层次、更加激烈的博弈?
往大处说,教育子女、培养后代,不只是家庭的私事,还影响到整个社会和国家。只有科学、务实的教育理念,才能培养出合格、有用的接班人。显然,在教育理念这个问题上,我们的家长始终未能找准科学、对路的方法。难怪国外有人就曾预言,打败中国,要在中国未来几代人身上找机会。
感谢这包脏衣服,它击中了国人教育的劣根。“包办式”教育是一种危险现象,理应引起足够警醒,不能再执迷不悟。当务之急,家长要舍得放手,给孩子足够机会、适度空间,掌握一定技能、锤炼过硬品质,具备参与竞争、赢得博弈的能力。有了这样的下一代,家庭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E)①
新闻推荐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路网结构。2010年新开工建设第一批基础设施项目5个,包括白马河北、新农路北段、康定路——曹家寨路排水工程、沣东北路排水工程以及2009年四条道路的绿化工程。切实...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