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不少高职院校都在为出口不畅,进口不旺而发愁时,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在准确把握市场脉搏的基础上,悄悄进行着办学思路上的一场大胆变革。
在全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普遍严峻的情况下,咸阳职业技术学院2006——2009年毕业生就业率都保持在96%以上,用人单位满意率达到100%。2010年全院毕业生共2024人,截止到3月底已就业1963人,就业率达到97%。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该院毕业生呈现出“风景这边独好”的生动景象?
领班、组长、线长是咸阳职院的学生
学院集中办学后,成立了专项调研小组,考察了解市场的真实需求,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对人才市场的综合分析,果断摒弃了原来师、农、体为主的专业结构,确定了工科为主、文理并重的专业发展方向和“建强工科专业,提升传统专业,办好新兴专业,打造特色专业”的专业建设原则,大胆对原有专业结构进行了优化调整。2006年以来,学院先后开设了数控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电机与电器、应用电子技术、石油化工生产技术、建筑工程技术、护理等50多个高职专业,形成了以工科为主,医疗、建筑、旅游、教育、管理、艺术、生物科技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
这种调整,直接的效果就是“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采访时,广东美的集团人力资源部经理邵文斌说,在他们公司一些生产线上的“领班”、“组长”甚至“线长”很多是咸阳职院的学生。今年,他们就一次从咸阳职院招收了355名毕业生。个中原因,除了该院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之外,就是这些毕业生的专业构成弥补了企业人才需求的短板。
专业结构得到了优化,学院改革建设的重点便放在了内涵建设上。为此,学院确立了“以教学为中心,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的治学理念,成立了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教学督导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形成了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全面优化。
“在黑板上永远也开不好小汽车!”
“在黑板上永远也开不好小汽车!”院党委书记刘文理说。为了培养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人才,学院把“工厂搬进校园”,把“实训中心办向工厂”,对学生实行“企业式标准化实训”。先后投资3200万元,建成校内实验实训室126个,校外实训基地80个,结合专业、岗位和需求,该精的精,该减的减,企业需要什么,学院就教什么,让学生足不出校就能融入到现实的工作环境:在电子、数控、化工等专业,学院遵循专业实训方式,引进企业项目或模拟生产,围绕产品的设计、生产、维修,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转换。电子信息系与西安森舍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该院实训中心引进的盘式检波器项目生产线就是其中的典型;在机电、建筑、物业和旅游方面,学院采用顶岗实训,通过实际的在岗锻炼,培养学生的市场感觉。2009年寒假,机电工程系师生赴江苏昆山顶岗实习,让企业看到了该院学生扎实过硬的基本功;而对护理、畜牧、园林、艺术类学生,学院则是采用师傅带徒弟一对一式的现场教学,订单式培养……
如果说书本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半成品”,那么经过这种系列“打磨”,“半成品”则变成了具有高附加值的“成品”。对于这一点,园林专业的刘建海老师深有感触,因为每年他手下的学生还没有等到毕业,就被企业早早抢订一空。
“爱心、诚信、责任是咸阳职院教给我的!”
今年21岁的陈庆,毕业实习时,在北京云湖酒店工作,她的工作任务是师傅的80%至90%,实际工作业绩却比师傅高出10%。凭借自己的热心、诚心、耐心、细心,陈庆短时间内就成了酒店的骨干。实习结束时,她顺利地留在了这家北京知名企业,月收入达3000多元。
在接受采访时,陈庆说:“学院的素质养成教育,贯穿在我们酒店管理专业每一学期的课程里面,让我们很自然地将‘爱心、诚信、责任、严谨、创新\’融入到每天的工作、生活和言行当中。”
综合素质是大学生就业之本,尤其对于职业院校学生来说,从源头抓起,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这是学院保证毕业生就业的核心要素。为此,学院对学生从入校到就业逐步实施道德育人、教学育人、实践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文明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制度育人以及就业形势教育和顶岗实习教育,以人文素质课程为载体,按比例开设了培养学生文学基本能力、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的基础课程,并以此辐射,广泛开展学生书画作品展、才艺表演、诗歌朗诵大赛以及每年5月举办的“文化艺术月”、12月举办的文艺晚会……不断繁荣的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从中汲取了营养。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如何,实践说了算,不同层次的课外技能大赛和校内“第二课堂”就成为了学生的练兵场。陕西省“超软杯”数控技能大赛、“华西杯”计算机操作技能大赛、“美佳杯”大学生模型大赛、机械制图大赛、会计珠算大赛、声乐大赛……都是学生在校期间小试牛刀的战场。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以来学院开展第二课堂活动200多项,7000多人次学生参与了相关课题实践;组织参加各种层次的课外技能大赛60多项,部分大赛成绩在全省乃至全国名列前茅。
为了给学生的全面成才筑基添瓦,学院积极开办各种类型的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班,并把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列入教学计划,提出了“四证换一证”,要求学生在毕业时必须持有:职业资格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英语等级证书+综合素质等级证书,以此“四证”换取毕业证,大大增加了毕业生就业机会。 (下转C版)
新闻推荐
“六一”前夕,西安市质监局对西安市场上销售的童装、童皮鞋和电动玩具进行了抽查,结果显示,童皮鞋、电动玩具合格率100%,童装合格率为86.7%。这次检查的童装主要在西安市部分商场、超市和专卖店进行抽...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