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吕晶报道 8只轮胎使用不到两个月,其中4只竟然发生爆胎、起泡现象。消费者陈先生遇到此事后,认为所购买的轮胎有质量问题,而商家则认为轮胎之所以会爆胎和起泡,完全是超载所致。
惊险:两月内4只轮胎发生爆胎
今年3月23日,陈先生购买了一辆陕汽德龙牌自卸卡车,为了使车辆增加载重能力,他在位于榆林210国道边的双星轮胎店购买了8只万力牌12号轮胎,每只花费2650元。陈先生告诉记者,购买轮胎一个月后,当他行驶在乌审旗的公路上时,1只轮胎突然发生爆胎,他只好马上在路边的店里重新花3000多元买了1只轮胎。由于路上行驶的车辆甚多,在换轮胎的过程中,公路上发生了长达3个多小时的交通堵塞。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陈先生的车上又有3只轮胎先后起泡、爆胎。陈先生说:“如果只发生一次半次,我可能会认为是自己的原因,但是购买的8只轮胎,已经爆了差不多一半,所以我认为一定是质量有问题。”
矛盾:到底是质量问题还是超载所致?
陈先生认为爆了的4只轮胎内,有1只是由于自己汽车上其它配件而导致爆胎,但其他3只是质量有问题。所以,7月6日,他带着3只破损的轮胎来找商家理论。店主叶先生在检查了轮胎的损坏程度后,同意将其中两只轮胎予以退换,同时陈先生要以每只轮胎700元的折旧费补给商家。但是还有1只轮胎,商家不愿给陈先生再做退换。
7月9日,买主陈先生将情况反映至榆阳区驼峰路工商所。工商所工作人员迅速来到店内检查,但商家却无法出示营业执照,声称营业执照由于贷款被暂时抵押。当陈先生用螺丝刀挑开起泡的轮胎后,发现轮胎的外层已经与里层严重分离。而万力轮胎厂家工作人员常先生说:“这种轮胎都有规定的载重量,现在的大车一般都超载了,轮胎自然无法承重,所以才会发生爆胎现象。”
常先生讲道,轮胎生产工艺中有一道“压胶”工序,在压的过程中,由于机器的间隙、模具的损坏等方面原因造成填入空气,这就会产生气泡。还有就是胶料中混入了杂质造成轮胎硫化完成后的各种杂质泡。但同时,轮胎若与尖锐的物体碰撞,也引起轮胎表面起泡。因此,在现有条件不能认定是哪方责任的情况下,常先生退给了买主1000元钱,给他换了1只新轮胎。
警示:购买此类物品尽量索要质检报告
驼峰路工商所工作人员要求商家出示此批次轮胎的质检报告,但商家并未立即出示,而是说质检报告在西安公司,需要过一段时间才能传送过来。
工商所工作人员告诫广大市民,今后在购买此类贵重又有安全隐患的商品时,一定要索要查看质检报告书,这样才能全面了解所买商品的质量,否则在理赔时就会有不必要的纷争。
新闻推荐
日前,对莲湖区任家口村的426名居民而言是个大喜的日子。在这一天,他们不仅拿到了开启幸福之门的“金钥匙”——房屋分配证,还收到了一份意外的惊喜——人均10万元的股金分红。村民手中的房屋分配证...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