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九月上旬市区过敏性鼻炎哮喘患者增多 原因说法不一,医生提醒:加强防范

来源:榆林日报 2010-09-10 13:07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庄晨阳 实习生石江龙报道 进入9月份以来,榆林城区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患者增多,症状严重。记者到榆林各大医院调查发现,9月2日下午5点至午夜,仅城区到榆林一院、二院、北方医院因急性哮喘急救的病人就超过百人,其中一名中年妇女死亡。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问题的发生?患者将怀疑的矛头指向人工降雨和沙蒿花粉导致的过敏反应,记者随后进行了调查。

过百人因呼吸困难到医院急救

9月2日下午,榆林一院急救中心开始有急性哮喘病人被送来,到晚上8点多,不断有人因呼吸困难求救。据当天的值班医生白海峰回忆,有的患者是家人送来的,有的是急救车拉来的,症状都是脸色暗红、嘴唇青紫、呼吸困难,明显是缺氧症状。午夜到市区航宇路急救的该院另一医生说,一名37岁的中年妇女因突发急性哮喘,在医生赶到前死亡。

记者在榆林二院了解到,当晚在急救中心就诊的急性哮喘病人有30多人,到呼吸科住院部就诊的病人有10多人。医生黄冬梅告诉记者,医院一位同事的侄女在横山发病,下午被紧急送至榆林二院。

北方医院急救中心救治类似症状病人也有30多人。

9月2日,一位发帖网友小有成就讲述了自己当天的就医过程:“下午我突感病情加重,先是喉咙发痒、呼吸急促、伴有剧烈咳嗽,直至最后不间断地喘息,本打算第二天看病,可是由于症状严重,家人连夜把我送往医院。到了北方医院已经是晚上12点,在医院里见到许多患者,病因出奇相似,都是过敏性鼻炎伴有喘息,患者有老人也有儿童。”跟帖中还有50多人讲述了自己或亲人在夜间发病的相似病情。

7、8、9月为发病高峰期

记者调查发现,在9月2日有强烈反应的患者大部分有过敏性鼻炎,基本都在每年的7、8、9月份发病,但是从没有像9月2日那样严重。

有不少患者推测,是否9月2日的雨水是人工降雨,人工降雨作业使用的化学物质引起过敏反应。记者随后从榆林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了解到,当天并未采取人工降雨作业。

在患者群中还流传着一种说法,在榆林市沙地生长的一种沙蒿,沙蒿的花期正好是每年的7、8、9月份,沙蒿的花粉是致敏源。对此,记者采访了榆林一院呼吸科主任李海东教授和榆林二院耳鼻喉科主任李华瑞主任医师,两位医生对花粉致病原因的答复是肯定的。

李华瑞告诉记者,这种过敏性疾病是在七八年前才开始在榆林市人群中明显出现,并且每年发病人群都有大幅增加。今年7月份以来,榆林二院耳鼻喉科每天接诊的过敏性鼻炎病人平均30余人,这并不包括呼吸科的接诊量。

在榆林一院,接诊情况大致相同。李海东电脑里的接诊软件显示,9月3日一天的过敏性呼吸病患者是42人,在耳鼻喉科每天平均也有20余名患者。

曾有医院做敏源临床检测试验

李华瑞主任告诉记者,2002年榆林痔瘘医院曾经做过过敏性鼻炎的敏源临床检测试验。

记者联系到参与试验的医生王艳榆,她说,2002年的试验结果是过敏性呼吸疾病的致病源就是沙蒿花粉,当时这项临床试验的论文《变态反应性疾病201例致敏源分析》,曾发表在2003年3月的《陕西医学杂志》上。

王艳榆解释,试验结果显示,榆林秋季过敏性呼吸疾病患者86%是由于吸入一种沙地植物大籽蒿花粉引起。大籽蒿分为两种,一种是本地自然生长的黑沙蒿,在榆林人经常吃的杂面中有添加,这种沙蒿并不致敏;另一种是外来的品种白沙蒿,过敏源正是白沙蒿花粉。

9月7日,记者到榆林市林业局采访,主管飞播造林的林业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榆林市近年来在飞播中的确大量混播了沙蒿,但是全部使用本地黑沙蒿草籽。但他透露,与榆林市相邻的鄂尔多斯在固沙中大量使用了白沙蒿。

为何在9月2日集中爆发

为何平时只是表现为流鼻涕、流眼泪、鼻塞、打喷嚏的一般鼻炎症状,在9月2日这一天却把不少患者逼到了急救的地步?

医生王艳榆认为,在雷雨天气如果正好有风从花粉源地刮过,花粉随风积聚到城区,城区密集的建筑不易让花粉随风飘走,遇到雨天的低气压,大量花粉积聚在地面附近,花粉遇潮后体积增大多倍,当空气中的花粉积聚的浓度远远大于平常值时,这就引起患者较平时严重的过敏性呼吸困难。

榆林二院的黄冬梅大夫也持气压低、有污染物积聚引起发病的观点,但污染物是否为花粉,不能确定。

专家称:预防难 治疗要有针对性

李海东教授介绍,过敏性鼻炎的预防非常难,彻底治疗也没有什么好办法。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每到发病季节进行脱敏治疗,可以缓解病情。

李海东还介绍,榆林是全国哮喘病的高发区,而且程度还很高,相当一部分病症属于这类过敏性哮喘。

对沙蒿花粉致病研究近10年的王艳榆与李海东还发现一个共同的问题:很多过敏患者就医时,病情没有被医生吃透,有很多病人长期以普通气管炎治疗,所以一直达不到疗效。

李海东介绍,导致过敏的传播有三种,接触类和食入类都相对好控制防范,但是吸入类最难预防,风向变一下就开始有过敏反应。他嘱咐患者,应该常备一支“硫酸沙丁胺吸入气雾剂”,以防类似于9月2日的突发情况时急用。

网友联名呼吁彻查敏源

在网上,只要输入“过敏性鼻炎”,就会有近20多个相关主题出现,其中可以看到不少病情较重的患者,每到入秋前就要到南部县区或者西安等地躲病。然而,大多数患者只能在榆林忍受不适。

“不管是从哪来的品种,是什么花粉,客观上已经严重影响了一大批榆林人的健康生活。”网名为有的放矢的网友留言。在这些帖子中,患者要求卫生、疾控、林业部门组织专家,尽快对过敏源进行调查,给市民权威的答复。

新闻推荐

发展民生 凝聚民力 统筹区域 富裕百姓——榆林市关注民生建设、统筹南北发展纪实

从去年9月7日起,榆林市中小学寄宿生再也不用为自己的早餐操心了。市政府出台措施,在中小学寄宿生中开始实施“蛋奶工程”,寄宿生在校期间,每人每天可得到2元补助,以实物形式(一个鸡蛋、一袋牛奶或营养...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法院山”访古2010-09-26 13:05
猜你喜欢:
评论:(九月上旬市区过敏性鼻炎哮喘患者增多 原因说法不一,医生提醒:加强防范)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