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西安市未央路南端东侧,刚刚完成拆除的二府庄村旧址上一片平坦。“这是全区整村拆除的第62个村。”西安市未央区城中村改造办公室主任王红运兴奋地说:“年底前,其中12个村就要回迁了!”
他的兴奋,一方面源于该区原计划5年完成100个村整村拆除的“百村城改”计划,已经超节点完成预定指标,但更多的则是,这62个村的7万余村民在平稳、有序搬迁中得到了总价值近70亿元的实惠。
问题真正解决了,拆迁才能让人服
拆迁安置之所以会成为基层工作的“第一难”,根本原因是它涉及利益重新分配,从而导致各类矛盾纠纷集中凸现。面对问题,能否实事求是加以解决,直接决定着拆迁安置能否平稳、有序、快速进行。
从2007年开始,未央区要求全区上下把能否应对好拆迁作为检验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考验,要以“对矛盾不回避、不隐藏,带着大局观念积极解决问题”的务实态度共同寻找解决办法。
西安铁路北客站是未央区服务保障的众多国家、省市重大项目中的一项,涉及该区汉城等三个街道、16个村的征地拆迁。未央区委书记郭大为、区长杨广亭亲自带队到各街道即将启动拆迁的村组了解村民思想状况,征求相关意见建议。在他们的指导下,汉城街道积极解决梳理出的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14个方面的现实问题。众多村民拿到调整后的拆迁安置补偿政策后发自内心称赞:“政府敢说真话,能办实事,这样的拆迁,咱拥护!”
坚持公开公正公平,拆迁之难不再难
在全国各地“拆迁事件”屡现的当下,未央区城改中却不时出现被拆迁村
民“户户开门笑迎、家家烟茶招待”的场景。一位村民说道:“拆迁安置听的最多的是我们的意见、建议,拆迁的整个过程都摆在台面上,咱咋能不拥护?”而这,正是未央区众多拆迁村民的共同心声。
未央区委书记郭大为分析说,拆迁工作要顺民心,关键是要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未央区在“百村城改”计划启动之初,就明确规定:任何一个村在改造启动前,该村所在街道的主要领导、拆迁办干部必须和区国土部门组成宣讲组,面对面为群众宣讲拆迁安置政策,逐一解答村民提出的问题,“只有征得三分之二村民同意,或四分之三户代表同意后,方可启动改造。改造中包括补偿标准、补偿方式、安置房建设等关系大家利益的事项全部公开接受监督。”
“拆迁安置,咱心里有‘三怕\’,一怕搬迁有困难时没人管;二怕盖的安置楼质量没保证;三怕往后工作没门路。”未央区张家堡街道王前村即将回迁的高大妈,忆及当初村子拆迁前她和众多村民的担忧时这样说。
如何解除像她一样的被拆迁村民的后顾之忧呢?未央区杨广亭区长所给的答案是:群众搬迁中有困难时,不推诿,主动帮忙解决;思想上有“疙瘩”时,不抱怨,用事实给他们卸“包袱”、开“心锁”。
西安铁路北客站建设涉及的十多个村拆迁后,安置楼建设质量成了上万
村民关注的焦点问题。为彻底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未央区通过面向全省公开招标的方式,给安置楼建设招来了资质过硬、群众信赖的施工单位,还组织村民代表、党员代表和两委会干部现场监督,眼见为实的村民们纷纷感叹道:“再不担心咱新家的房屋质量了!”
帮助拆迁村民解决再就业问题,未央区更是不遗余力。一方面要求开发商作出“将新建小区中一定比例的保洁、保安、物业管理等岗位预留给拆迁村民中生活困难户”的承诺,另一方面广泛开展送培训上门服务,通过开设“订单式”技能培训和SITB创业培训帮助失地农民增强就业、创业能力。据统计,未央区累计培训失地农民近万人次,使3000多人顺利实现了就业。(据《陕西日报》)
新闻推荐
李生伟武涛妮2010年以来,在榆林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陕西省环保厅的精心指导下,榆林市环保系统深入践行陕西环保精神,扎实推进思想道德建设,着力提高环保队伍文明素质,全面推进环境宣传教育、生态...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