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白潇
今年13岁的李香香,是米脂县龙镇艾家墕村一个特殊的小女孩,母亲是一名智力残疾人士。9年前,不满4岁的小香香跟随母亲外出时遇到下大雪,双脚严重冻伤后只得截肢。因为家境贫困,眼见着小伙伴们一个个背着新书包开心地去上学,自己却只能在自家院子里一点点地爬行,香香幼小的心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但是命运并没有就此放过这个苦难的家庭,作为家中顶梁柱的父亲在2009年的一起事故中不幸去世。面对重重打击,小香香是如何重新振作,又是如何成为省残疾人游泳集训队的一名队员呢?
雪中送炭
就在小香香以为这辈子都要这样爬着过活的时候,社会向她伸出了援手,政府给她送去了温暖,让穷苦不堪的家庭又重新看到了撑下去的希望。
2005年,榆林市未成年人保护咨
询委员会在得知小香香一家的情况后,决定出资资助她上学。那天,终于有了拐杖的小香香又“站”了起来。她拄着新拐杖,背着新书包,一跳一跳地走上了去学校的路。随后,市未成年人保护咨询委员会又协调为小香香第一次配装了假肢。截肢4年后,小香香又找回了站着的生活,她的脸上有了久违的欢笑,身子轻盈的像一只跃动的蜻蜓。
雪上加霜
小香香开始过着正常人的生活,上学、放学、做功课,和小伙伴们结伴而行、嘻笑游戏,做着每个孩子应该做的事,生活似乎就要这样在平稳的轨道上踏实地滑行下去了,但是命运又一次扔给这个家庭一记闷雷。
为了一家三口生计而常年在外打工的父亲,在2009年骑摩托车外出途经一处桥梁时,不幸滑落桥底失去了
生命。一下子,家中的支柱倒了,经济来源没了,只留下一个智力残疾的母亲和一个身体残疾的幼女。今后该如何生活,母亲不会想,女儿想不清,家庭陷入了深深的“泥淖”中。
这个时候市未成年人保护咨询委员会特殊未成年人保护组又站了出来,他们及时与市残联联系,并协调省辅具中心,于今年4月份在西安为日渐长大的小香香第二次配装了假肢,市县残联提供了所有路费及生活补助2000余元。
苦尽甘来
一次一次的打击,一次一次的帮助,让小香香知道,她不仅是父母亲的女儿,也是社会的女儿,要勇敢、要坚强,身残志不残,只要有信心生活还能继续。
为了彻底解决实际困难,特殊未成年人保护组会同市残联,又与
省残联宣文部、省残疾人奥体中心以及省残疾人游泳集训队联系,先后两次送她到延安、上海等地参加中、省残联组织的集训选拔。通过社会各界的帮助和自己的坚持不懈,香香终于被省残疾人游泳队选中,今年8月赴云南昆明参加集训。临行前,市残联购买了1000余元的日常生活品送给了香香。目前,经过刻苦的学习训练,香香已经掌握了游泳的基本动作。教练说,香香很有发展前途,有希望在下一届省运会上拿到奖牌。
新闻推荐
金融知识进农家西北首个农村金融服务站在高西沟村建立本报记者马媛媛通讯员赵鹏飞报道10月29日,人行榆林中心支行“农村金融服务站”,在米脂县高西沟村揭牌,这是陕、甘、宁、青、新西北五省区首个农...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