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 马栏春秋 文君昭 作
群山逶迤,苍松蓊郁;河流潺潺,桥涵历历;窑洞绰绰,巨碑耸立……在3.6米x1.4米的巨大尺幅上泼洒水墨,尽情演绎久远的红色记忆,书写壮观的马栏春秋。这就是咸阳市青年画家文君昭创作的革命题材大型国画《红色记忆马栏春秋》。
马栏革命旧址位于旬邑县马栏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总面积达1050平方公里的马栏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和重要活动地区之一,留下了谢子长、刘志丹、习仲勋、贾拓夫、汪锋等革命家的足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马栏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是圣地延安的前沿哨所,是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政治、军事、经济中心,是西安乃至全国各地仁人志士和军用物资通往延安的重要驿站和红色通道。
出生于旬邑县的文君昭从小就常听大人讲马栏的故事,对革命圣地心存神往。钟情于水墨丹青的他,经过多年的思想准备和艺术积累,从去年开始,在近两年的时间里,20多次去马栏采风写生。近日终于创作完成了这幅再现革命圣地马栏的巨幅国画,实现了他多年的夙愿。
《红色记忆 马栏春秋》以纪实的画面,写意的笔法,描绘了马栏革命旧址的全貌,艺术的表现了革命圣地的历史沧桑和雄伟壮观的景象。其革命历史遗存,如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大礼堂和小会议室、关中特委马家堡旧址、中共陕西省委机关旧址、军民大生产展览室、七孔石桥、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中国工农红军第26军军部旧址、陕北公学看花宫分校旧址、鲁迅艺术师范、梢峪沟烈士陵园等历历在目。文君昭说,创作这幅国画,就是要让这段红色记忆留存在人们的心中,并时刻激励着后来者前行。(C)④
新闻推荐
(上接A1版)布王村的张公社1984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1987年退伍在家务农。在详细了解张公社的生产生活和优抚政策落实情况后,千军昌说:“你们是人民功臣,是最可爱的人,人民一定不会忘记你们。”73岁的...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